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在线阅读 - 第318章 王安石的时代来临了

第318章 王安石的时代来临了

    ******

    江宁。

    外边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雨水顺着房檐在走廊上拉起了一道帘幕。

    王安石就站在雨帘后,神情冷峻。

    自他二十一岁进士及第,他就在等待时机,如今已经足足等待了二十五年!

    二十一岁到四十六岁,原本是一个男子最好的年华,最应该奋发向上的年岁!

    可是他的变法呼吁一直被官家和朝廷漠视。

    其间,朝廷屡次征召他进京为官,他也屡次不受。

    只因他知道自己进京也不能实现心中抱负。

    仁宗朝的嘉佑三年,王安石也曾入京做官过一次。

    可那一次在他看来几乎是灰头土脸。

    与同僚不和,呈送给官家的奏折也石沉大海。

    他发现了帝国财政出现了巨大的问题,极力想用变革来解决,可仁宗不为所动。

    于是王安石愤而离京。

    王安石是一个孤高且自负之人,事事都想自己说了算。

    在京师既然受到掣肘,那么他宁愿在地方为官。

    至少在地方,他是一方之首,谁也无法对他说三道四。

    王安石虽性格有缺陷,但无疑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所以在他治理下的州县政绩卓然,深得百姓爱戴。

    为政的二十五年里,王安石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地方。

    但那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他蛰伏了二十五年,如今终于看到了曙光!

    他在等待,等待属于他的时代的到来!

    在下人的惊叫声中,王安石从帘幕后走了出来,走到了雨中,任凭雨水冲刷在脸上。

    夫人吴琼听到下人的禀报,急忙赶来。

    一旁的婆子不安道:“夫人,您快让主君回来更衣,小心着凉!”

    吴琼是王安石的枕边人,当是最了解他的人。

    吴琼淡淡道:“由他去罢!他心中多年憋闷,还是抒发出来的好。”

    ******

    在朝臣的观望中,新帝终于发去了对王安石新的任命,调他到京师任职。

    明明王安石对这份任命期待已久,可他居然借口生病根本不接任命书。

    这让前去宣令的官员很是下不来台。

    消息传回京师,大家都习以为常,因为王安石倔强、固执是出了名的。

    是否再宣召,赵顼也犹豫不决。

    他也很担心王安石真的是铁了心不来。

    大宋和汉唐很不一样。

    因为赵家的祖先是欺负孤儿寡母才夺来的江山。

    赵匡胤称帝其实很名不正言不顺。

    为了稳定政局,赵宋一直很善待文官,尤其是言官。

    历代皇帝也都虚心纳谏,对文官很是优待。

    这也是赵匡胤留下的不成文的祖宗家法,后世历代皇帝都奉为圭臬。

    所以宋朝的官吏比汉唐的官吏架子都大,动不动就罢朝,动不动就辞职,动不动就不接受朝廷任命。

    就像王安石这一次一样,朝廷和皇帝的征召他都敢不接受,而朝廷还拿他没办法。

    若是搁在汉武帝面前,王安石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赵顼对王安石的推辞不受很气恼,但也颇为无奈。

    于是他在韩绛和韩维兄弟面前道:“王安石他到底是沽名钓誉抬高身价,还是真的病了?”

    韩绛和韩维没有回答,而是献上了一首诗词:“官家,这是介甫的新作,请您先阅览。”

    赵顼接过一看,纸上写着:

    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赵顼一连把这首词看了好几遍,最后目光落在了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一句化用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王安石的这首词用艺术上来说成就很高,从思想境界来说也很深刻,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作者的广阔胸襟,也写出了对亡国的遗恨,表达出忧国忧民,借古讽今的博大情怀。

    赵顼自然能从王安石的词中读出这些韵味。

    许久,赵顼放下词作,低声问道:“王安石到底想要朕如何?”

    韩维躬身道:“官家这是误会介甫,也误会我们兄弟俩举荐介甫的用意。介甫绝不敢和官家讨价还价。只是他胸怀天下,想要富国强兵。若进京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那么他宁愿做一个偏远小吏终老,也不愿来京师蹚浑水。”

    京师官员众多,想要立足何其艰难,更何况王安石那种个性突出之人?

    要么朝廷就不要用他,要用就必然采纳他变法之思想,否则他蛰伏二十五年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而“富国强兵”四个字,实实在在挑动了赵顼的神经。

    这不正是他想要的吗?

    如果王安石能助他实现这一宏伟构想,那么岂能让此等人物埋没?

    那一日,赵顼和韩绛、韩维兄弟畅谈过后,又前后宣召了韩琦、曾公亮、欧阳修。

    韩琦听到官家询问王安石是否堪当大任,立刻表现出极其反对的态度。

    韩琦道:“王安石此人沽名钓誉,刚愎自用。此人干实事出众,在地方任职不错,但若是在中央朝廷,恐怕大大不妥。”

    赵顼道:“卿家既然承认王安石有才干,为何如此反对朕的重用?”

    韩琦道:“官家既是问的重用,那臣不得不说几句。宰执上对陛下负责,中间要统领百官,下还要体察百姓疾苦。而王安石不修边幅,跟听不进他人意见,如何能让众人信服?”

    赵顼再未发一言。

    待到曾公亮时,曾公亮的说辞刚好同韩琦相反,他力荐王安石能力出众,在地方又有政绩,朝廷不能浪费人才。

    曾公亮此言既为公,也为私。

    他与韩琦同为宰相,可韩琦却仗着太皇太后倚重,又是三朝元老,许多政令本该两人一同商议起草,而韩琦却常常忽略曾公亮。

    这当然令曾公亮很是不满。

    曾公亮认可王安石的才干,但也想王安石来到京师钳制韩琦。

    只可惜王安石岂肯居于人下,曾公亮的算盘终究是打错了。

    ————

    作者的话:

    接下来的剧情基本是围绕王安石变法和苏轼坎坷的仕途来进行,而苏辙则是历史中最大的变数。本着对尊重历史人物的原则,作者君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现在我把参考的资料罗列如下,向诸位大家表达我的敬意:

    易中天老师的《王安石变法》、《大宋革新》

    蔡东藩先生的《宋史演义》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

    潘殊闲先生的《苏轼传》

    李建华、侯小明的《王安石全传》

    孟元老先生的《东京梦华录》

    米兰LADY的《孤城闭》

    墨家经典《墨子》

    冯梦龙和凌濛初先生的《三言二拍》

    鲁迅先生的文集

    胡适先生的文集

    《红楼梦》、《水浒传》、《菜根谭》

    感谢番茄小说给我发表作品的机会,也给了我看书的免费平台,感谢读者们一直以来的支持。本书不够爽,也不讨喜,可我还是走了一条寂寞的路,大概是因为我身上真的有文青病罢!剪秋萝的穿越成苏辙,升官发财只为捞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