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在线阅读 - 第三零七章 杨大使苦啊!

第三零七章 杨大使苦啊!

    归德府。

    “果然还是武定侯忠心啊!”

    杨丰看着手中的急报,不由得感慨道。

    当然,这应该是他大舅哥干的。

    辽王献祭老丈人,算是向自己妹夫认个错,同时逼迫燕王做出放弃争夺皇位的决定,堵死北方其他势力搞事情的路……

    武定侯还没见到遗诏,就主动选择自杀追随大行皇帝,你们剩下的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你们还是不是大行皇帝的忠臣,还是不是大行皇帝的好兄弟了?好兄弟就是要同生共死,别说有大行皇帝遗诏,就是没有这份遗诏,作为好兄弟和忠臣,也应该主动自杀追随大行皇帝。

    舍不得荣华富贵?

    武定侯都舍得,你们有什么舍不得的?

    可以说郭英的自杀,让其他那些在名单上的老臣,全都没有了抗拒的资格。

    不过剩下也不多了。

    这时候周德兴和晋王等人已经退到了开封,他们这个集团里面,有爵位的也就是周德兴,会宁侯张温,舳舻侯朱寿,其实还有俞通渊,不过他算二代,他爹俞廷玉才有资格跟朱元璋称兄弟。

    孙恪也刚刚加入,他这个全宁侯虽然是第一代,但他人是二代,他爹孙兴祖才是,虽然明史记载他爹死于洪武初年,但后世发掘出诏书证明他实际上活到洪武二十三年,而且是以燕山侯身份病死。至于孙恪应该是他爹死后虽然继承侯爵,但改封,就像常遇春死后常茂也没有继承鄂国公而是改成郑国公,他被废之后,他弟弟常升继承的也不是鄂国公,而是开国公。同样的公侯虽然在明朝并没有等级区分,但实际上也是有不同,魏国公,鄂国公这些当然是顶级大将才配得上的待遇。

    毕竟古代有这些爵位的,大多数都是顶级名将。

    什么徐茂公,岳武穆之类。

    老朱还是懂的。

    至于开国公……

    这一听那就是个杂牌。

    至于燕山侯本身就和朱棣的燕王也多少有点冲突,燕山是郡侯,郡相当于府,而燕山府就是北平,这个肯定得改。

    常遇春的鄂国公也是因为楚王封在武昌。

    而武昌就是鄂州府。

    全宁侯就同样是杂牌了。

    全宁是全宁府,现代的内蒙翁牛特旗,都和应昌相邻了,早就被朱元璋废了。

    所以开封还有三侯。

    “四哥倒是懂事。”

    小公主对郭英的死没什么太大的感受,毕竟这些天已经死在她面前好几个公侯了。

    但朱棣的选择让她很满意。

    “有我出手,谁敢相抗!”

    杨丰说道。

    “呃?”

    小公主妖娆一笑。

    然后用崇拜的目光,很配合地拉着他胳膊,但紧接着就像猫一样靠上去。

    不过杨丰说的也是事实,真要说和他摆开千军万马决战,其实像朱棣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至少以朱棣的威望,真要来个振臂一呼,北方明军基本上都会追随。而南方蓝玉,曹震这些旧部,有很大可能也会倒戈,毕竟就冲他这番表现,但凡还对朱家有点忠心的,其实都已经明白,这朱家江山很危险。至于各地的官员两害取其轻,还是朱棣更合适他们,最终很可能最后整个大明绝大多数都投奔朱棣,他也就是依靠神机营控制京城周围几个府,最后大家继续战争,他一点点重新夺取。

    但是……

    他会玩斩首啊!

    他这种我不管伱们怎么样,直接就奔着首领下手的风格,别人真得很难有胆量和他对抗。

    死士兵,死平民这些对于朱棣等人来说不值一提,只要能赢,死多少都无所谓,但问题是和杨丰对抗,结果都是死他们这些王侯贵族,那这就真得好好的考虑一下了,但凡还有退路,还是不要冒这种险了。

    再说朱棣现在的眼界,也不是原本历史上能比。

    西征让他已经清楚西域之广袤。

    话说光安西,北庭等四个都指挥使司加起来,面积都已经快要赶上大半个大明了,他从疏勒到吐鲁番走的路程,就赶上从北平到京城了。

    眼界开阔的人不一样。

    “行了,这下子周德兴几个会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

    杨丰说道。

    说完他俯身扛起小公主,在后者的笑声中直接走进内室。

    五天后,他们一行到达开封。

    这座城市经过之前半年战争,已经可以说面目全非,城墙到处都是炮弹轰开的缺口,城内是一个个完全用土堆起的炮台,实际上就是一个个三角堡,因为时间紧,所以连夯土的都不算。

    就是里面用木头造出通道,外面直接堆土,最后火炮架在掩体。

    麻袋的确没那么多。

    但竹编,藤编,甚至蒲包都一样可以装满土堆在那里。

    事实上欧洲十六七世纪进攻棱堡时候,同样也是大量使用藤编之类装土堆掩体。

    现在这套防御体系,已经代表着明军真正跨越两百年,达到至少三十年战争时候的水平,无论武器装备还是作战方式,甚至就连那些精锐骑兵也越来越喜欢拎着短铳冲步兵,辽王的护卫更是已经进化到类似龙骑兵的作战模式。

    而此时周德兴三人已经集结全军,列阵开封城外等待。

    “江夏侯!”

    杨丰很热情地打着招呼。

    “蓝玉所说可是真的?”

    张温很直接地问道。

    他们三个老家伙站在最前面。

    蓝玉临死前,肯定已经让人北上告诉他们原本历史,这种事情可不能藏着掖着,说到底他死的时候也是很不爽,既然这样,就让这些家伙也很不爽吧!

    “除了江夏侯,你们二位都是跟他一同上路的,另外还有王弼,曹震等人,包括一些二代侯伯,总共一公,十三侯,两伯。”

    杨丰笑着说道。

    “哼,老夫为他拼杀一生,就落得如此下场?”

    朱寿冷笑道。

    “这种事情杨某外人,不方便进行评价,不过咱们凭良心说,诸位以法律而言,你们的铁券应该早就划成棋盘了吧?他做的的确很令人寒心,但诸位要说自己无辜,恐怕也没有哪个敢问心无愧吧?送你们一首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你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你们的确都是英雄豪杰,既然如此,就别非等到瘫在床上屎尿不能自理了。

    像个真英雄豪杰般走得洒脱些。”

    杨丰说道。

    张温三人默默看着他。

    小公主默默走上前,手里还捧着个托盘。

    “诸位,含山当尊一声叔父,爹爹原本如何已成空,诸位叔父皆已年逾花甲,何不为子孙计?含山可对天盟誓,我朱家当使叔父子孙富贵,与国同休。”

    她举着托盘说道。

    周德兴三人默默看着托盘里的手枪。

    周德兴最先叹了口气,然后拿起一支手枪,他早就从杨丰那里见识过怎么使用这东西,随即拉开套筒,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张温和朱寿同样拿起手枪,学着他的样子,把枪口对准自己太阳穴……

    “二位兄弟,一同上路!”

    周德兴说道。

    紧接着他毫不犹豫地扣动了扳机。

    就在他倒下的同时,张温和朱寿也扣动扳机。

    三具死尸倒下。

    小公主很平静地行礼,然后退到杨丰身旁。

    而杨丰则看着对面列阵的二十万大军,因为数量太多,在整个平原上可以说无边无际,正对他们的那些都明显有些愤慨地看着这一幕。这些士兵的列阵,肯定不是周德兴等人下令的,他们没有这个必要,反正都是要死的,何必搞这些,让全军看着他们被逼死,就能不死了?真正的指使应该是那几个藩王,这时候周王和徐辉祖等人都已经到达,他们正在等燕辽宁谷四王,至于死的那个究竟是不是秦王,反正至今也没有人上奏说秦王死了。倒是西安的秦王太妃上奏,说她二儿子永兴王朱尚烈病重,请太后赐御医,估计御医走到半路上她就该上奏朱尚烈病死了,然后秦王当然还活着。

    谁说秦王死了?

    死了的那个是不知道哪里来的贼人谎称秦王,然后用不了多久,秦王就会赶到京城会葬的。

    至于究竟是朱尚炳还是长得像朱尚烈的朱尚炳……

    谁会在乎?

    都懂。

    “你们是不是心中不平,觉得他们死的冤枉?”

    杨丰对着那些士兵喊道。

    后者惟有沉默。

    诸王们要的应该就是这个效果。

    周德兴等人的确保不住了,所以接下来该他们面对杨丰,这种情况下最好让士兵们同仇敌忾,就算他们的确不想再争夺皇位,但接下来的利益分配也得争夺。如果他们能够获得士兵们的支持,那无疑手中牌就多了,所以现在最好就是让这些士兵都在外面列阵,然后看着周德兴三人被逼死,以此来形成同仇敌忾。

    效果的确不错。

    事实上杨丰和公主现在做的也的确很让人愤慨。

    遗诏……

    这个当然有谣言说是伪造。

    这种事情是必然,毕竟朱允炆那边,还在以此靖难,只要诸王派人在军中散播类似谣言,就足以让士兵们相信,杨丰只是伪造遗诏想除掉这些大明忠臣,然后方便他篡位而已。

    这不就是奸臣吗?

    公主,那不就是太平公主吗?

    杨丰笑了笑。

    “他们是侯爵,他们一年俸禄一千五百石,赐田无数,几万亩是少不了的,丹书铁券,你们同情他们,你们配吗?我知道有谣言说我们是伪造遗诏,我不想解释,我只想说,你们配吗?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像你们这样的平民百姓,那么关心这些王侯将相的死活?他们活着你们能得到什么?他们死了你们又能失去什么?他们就算死了,爵位也依然是他们子孙继承,俸禄田产也是他们子孙的,他们的子孙与国同休,荣华富贵到了大明不亡他们就永享。

    你们居然为他们不平?

    你们配吗?”

    他喊道。

    那些士兵们瞬间萎靡了。

    的确,他们配吗?

    他们一群种田打仗的军户,为侯爵抱不平,他们配吗?

    “你们当的是大明皇帝的兵,而大明皇帝被人谋害,你们该忠于的是他后代,他后代如今就在皇后肚子里,你们就该忠于皇后,别人无论说出什么花来,都改变不了皇后肚子里,还有皇帝的后代这个事实。

    皇帝还有后代,他的叔父,兄弟们就喊打喊杀,这是什么?”

    杨丰喊道。

    “谋夺家产!”

    一个士兵喊道。

    然后不少士兵跟着附和。

    “对,那你们还愿意跟着他们谋夺皇帝家产吗?”

    杨丰喊道。

    “不愿意!”

    士兵们齐声高喊。

    “他们说我与公主想谋夺大明江山,这更是笑话,我不过是意外滞留大明而已,等着那边把机器做好,就会带着公主回去。我们那里与大明相比,无异于天上地下,你们以为我很喜欢留在这里吗?纵然所需时间长些,可能十年,二十年,可我还能活最少七八十年,我等的起,你们被从江南调往北方戍边,都受不了,日夜思归,难道你们以为我被扔到你们大明就不想回去?

    你们这里有什么?”

    杨丰喊道。

    士兵们无言以对。

    他们的确很多就是因为不愿意在北方做军户,才跟着南下的。

    这是北方军户普遍心理。

    除了山西因为有杨丰改革分田地,辽东和会宁有他帮助搞建设,所以军户们还能接受,其他那些北方军户绝大多数都不想待在北方。哪怕是在淮南,也比河北,陕西这些地方强啊,这时候陕西古代的灌溉体系大部分都废了,也就是关中少数地方才是真正良田。

    像陕北就更惨了。

    河北也强不了多少,农作物产量有着本质差距。

    河北水浇地种一季最高产的粟最多也就两石,旱地一石以内,甚至几十斤,江南随随便便一块种水稻都是三四石起步,现在因为粪丹普遍使用,四石都是最平常的,高产田七八石也不稀罕,而且还是稳定的一年两熟,北方最多两年三熟,

    根本没法比。

    将心比心。

    他们在北方无法忍受,杨大使被从人家那天堂一样的大夏国,被扔到大明这种地方,当然也是日夜思归。

    杨大使苦啊!

    他都过得这么苦了,还造他谣简直太没良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