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织明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八章:自污,避祸之道

第一百一十八章:自污,避祸之道

    就在辽东报捷露布进京的两天后,崇祯皇帝正与兵部尚书陈新甲,以及众位阁臣商议追祭宣府镇总兵杨国柱,还有洪承畴保荐张诚接任宣府镇总兵一事。

    御史方同洲弹劾张诚的奏疏就送了进来,崇祯皇帝看过之后,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将方同洲的弹劾奏疏重重摔在御案上。

    崇祯皇帝刚刚因辽东战报而起的那股兴奋之情,登时褪去,他面色阴沉,语气冰冷的说道:“查。给朕查一查,这方同洲是何居心?背后受何人指使?”

    乾清宫东阁内随侍的太监、宫娥也是跪伏一地,却无一人敢于出言劝阻。

    阁内觐见的众位臣工登时大惊失色,纷纷离座跪拜,恳求崇祯皇帝平息怒气,保重身体,万万以国事为要。

    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东厂的王德化跪着爬上前去,轻声劝道:“皇爷龙体,干系国朝安危,还请以国事为重,万勿动气伤体!”

    崇祯皇帝抬头看了他一眼,怒火已不似刚才那般猛烈,他用手重重敲击在御案之上,沉声说道:“拿去。拿去给他们瞧瞧,这方同洲哪里来的底气,竟敢妄议朝廷大将?”

    此时,内阁首辅、吏部尚书范复粹已经于崇祯十四年五月致仕归家,首辅之位由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张四知接任。

    张四知其人因曾患有恶化溃疡,相貌十分丑陋,且贪财无德,入阁四载,碌碌无为,居首辅之位不足一年,便被弹劾,退职归家。

    这人之无德,不惟朝堂之上碌碌无为,张四知为谋夺家产,竟骗醉其弟,暗中按下手印画押,以致其弟张思维愤而离家。

    更是教子无方,其子就因他疏于管教,以致不务正业,于万历年间被一姚姓县官在家乡捕杀,而他却将怨气撒于地方官和乡绅百姓,祸乱乡里。

    煌煌大明,竟是此种人物登堂入阁拜相,在内勾连宦臣,在外把持着朝廷政事,打压异己,贪污受贿,又如何能振奋朝纲,外抗强虏,内缴流贼?

    随着王德化将这份弹劾奏疏送给内阁首辅张四知,他神情恭谨地俯身接过,展开细瞧起来。

    原来是御史方同洲在奏章中弹劾张诚三大罪状:

    其一,劾张诚在宣镇北路侵夺军屯田产,欺压军户,私收商税,贪财敛货;

    其二,劾张诚在宣镇擅杀北路开平卫武官薛良清,谋杀宣府镇副总兵张国威;

    其二,劾张诚援剿河南时,逗留不前,临战纳妾,致洛阳失陷贼手,封藩蒙难。

    劾章的最后,方同洲还总结说张诚外表忠诚,实内心奸诈之人,其更是洛阳失陷,福藩蒙难的首罪,如此奸恶好色贪财之人,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张四知看罢轻轻的摇了摇头,淡淡说了句:“书生之见,腐儒之言罢了。”

    千年不变的内阁次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陈演从他手里接过劾章,快速扫看了一遍,不发一言,就传给了东阁大学士魏照乘。

    最后才传给兵部尚书陈新甲,他初时见崇祯皇帝见到劾章后盛怒不已,还以为是方同洲胆大妄为,又或是为求名声而弹劾君王陛下。

    待得见到了劾章后,他才定下心来,同时暗骂这名叫方同洲的御史不识时务。

    如今的大明正处于内忧外患并存之际,武将的待遇虽未见明显提高,但朝廷对他们的态度却也是极度暧昧。

    既想要打压一番,又怕板子拍得狠了,打出离心离德之大患,故而对于各地统兵武将的处置,向来都是重中之重,岂容得你一个小小御史来摆弄是非。

    除非是哪个武将犯了大错,又或是手下兵马溃散殆尽,才会成为朝廷之上用来杀鸡儆猴的牺牲品。

    且不说,如今的张诚正统兵数万在锦州前线为朝廷拼命,更屡建殊勋,朝廷用人的关键时刻,不说如何慰勉激励,你个小小御史却在此时弹劾张诚?

    再者说来,其所弹劾的三项内容,更是朝廷上早有定论之事,不止是内阁诸公都已明知,连当今皇上都早已确知,并金口玉言下的定论。

    你说你一个小小御史,竟敢来趟这个浑水,还想着要推翻皇帝的意见,且不说弹劾内容真伪,只要此时论罪惩处张诚,谁能保证不会影响锦州前线的那场战事。

    更甚者还在于此刻论罪张诚,那岂不是要崇祯皇帝承认自己当时看走了眼,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此事可涉及到天家颜面,稍有疏忽更会危及崇祯皇帝的威信,甚至于使本就岌岌可危的大明朝廷……

    陈新甲不敢再想下去,他手里紧紧捏着那份劾章,躬身谨慎奏道:“皇上,方今辽东战事,正是关键之刻,忠勇将士沙场浴血,切不可寒了忠臣良将殷殷报国之心啊。

    皇上!”

    陈新甲越说越激动,竟伏地连连跪拜不已。

    此刻,崇祯皇帝的怒意也减退了不少,眼中也是精光不在,又恢复了往日那般暗淡无神,他并不理会地上跪伏的陈新甲,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首辅张四知和次辅陈演。

    张四知自然晓得今次是躲不过去了,他用眼角的余光扫看着身旁的次辅陈演,却见他低眉顺目,犹似老僧入定一般。

    作为大明朝廷的首辅重臣,张四知也晓得此刻不能不表态了,他适才看过了那份弹劾张诚的奏章后,就在脑袋里左思右想,却始终不敢断定这这方同洲是不是自己的门生?

    又或是自己的小同乡?他和自己有没有干系?

    可现实却不容许他多想,张四知又怎敢让崇祯皇帝久等,他急忙伏地跪奏道:“臣以为,方御史妄议军政大事,有故意搅乱军心,坏我辽东军事之嫌。”

    他说到这里,猛然继续道:“臣建议,将这书生狂徒,押入镇抚司狱中,严加拷问,看其在朝中是否还有余党,同塞外虏贼是否有所勾连!”

    王德化听了他这话,心中“咯噔”一下,立时有些惶恐起来,要不是在君王身旁,他恐怕就要冲上去痛打张四知一顿。

    他心中恨得是咬牙切齿,暗自思忖:都什么时候了,不知道祸水外引,却将锅甩到东厂里来,我看你张四知也是活腻歪了嘛?

    谁的心里都明白,自大明开国以来就不兴引言获罪这一套,多少御史言官在君前口无遮拦,实是存了卖直求荣之心。

    可即使如此,又有几人因之进了东镇抚司的诏狱?

    即便是权势滔天的魏忠贤魏大公公,也未曾敢于直接将上书弹劾的言官御史,给弄到镇抚司诏狱里拷打折磨,无非都是后来以别的由头拿下,才好处置。

    王德化心中虽是不安,但他久伴君前,自然比旁人更加了解崇祯皇帝,自己的这位皇爷虽然刻薄寡恩,却极其在意自己的声名。

    他因此猜想,皇上断不会为了这么一封劾章,就将方同洲御史下入镇抚司狱中拷问,可即使如此,他也已嫉恨上张四知。

    工部侍郎、东阁大学士魏照乘见次辅陈演仍是老僧入定的样貌,似乎这东阁之中所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不由在心中佩服他的定力,但同时也升起一丝鄙夷。

    东阁内的气氛异常沉闷,虽说心中不愿出头,可魏照乘又哪里有陈演那非人一般的定力,总觉得皇帝陛下在那里盯着他,他却只在心中忐忑,而不敢抬头观瞧。

    “陛下,臣觉得方御史所劾张诚诸事,多为捕风捉影之言。张诚虽年齿不高,却老成干练,忠勤王事,驱虏荡寇,连立军功。

    如此猛将,正国朝急需之才,今师援锦州,更立新功,为使张诚阵前奋勇,当予以嘉勉。

    臣建议使张诚继任宣府镇总兵官,以正其名,使之阵前用命,为三军楷模!”

    崇祯皇帝听了魏照乘的话,面色才渐渐回复,不似刚才那般潮红,重归蜡黄之色。

    陈演仍旧低眉垂首,却似乎洞察一切,他直到这时才开口奏道:“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慰勉辽东官将。至于方同洲弹劾张诚所言,臣以为乃空穴来风,无须理他就是。”

    崇祯皇帝轻缓的点了点头,语气也回复平常,轻声说道:“都起来说话吧。”

    诸大臣连忙叩谢黄恩浩荡,才一一起身,却一时不敢就座。

    崇祯也不理他们,又说道:“洪承畴指挥得法,调度有矩,再兼辽东诸将阵前用命,方有此大捷。关于有功人员封赏,阵亡将士抚恤诸事,兵部尽速议来,不可延搁!”

    陈新甲忙起身叩首道:“臣,遵旨!”

    “辽东连战连胜,可见洪爱卿确是忠勤王事,朕心甚慰,望其能振奋军心,趁此大胜之机,再度重创建奴,以解锦围。”

    “臣,遵旨。”

    此后,又议了些辽东军事与河南、湖广地方剿贼诸事,最后还是绕回了粮草钱财上面,处处烽烟,处处要钱要粮,户部已是焦头烂额,无力维持……

    就这样,无人再提起方同洲弹劾张诚的那封奏疏,大家心知肚明,皇上既不想处置方同洲,也不会因为方同洲那封劾章,而降罪给张诚。

    其实,方同洲这封劾章,还是张诚自己花钱买来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两世为人,张诚怎会不知这个道理,所以他才密书一封送给御史喻上猷,请他找人弹劾自己,银子不是问题。

    这种自污之事,历史上许多大才都曾用过,张诚自然不会不知道,正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过如此。

    用得过了便是笑话,用得妙了便是助力!

    …………

    今日午时,兵部檄文和圣旨同时送达松山前线,除了嘉勉外,唯一实质性的内容就是张诚暂代宣府镇总兵之职,统一指挥宣府镇援辽兵马。

    而有功诸将的封赏与抚恤则待战后,统一评定,再行论功封赏。

    不过,传旨的内监之所以才到,便是因为其带了两万两的银子,所以行路不便,圣旨言明这些银子是用来奖励有功军士。

    另外再有一件事就是催战!

    无论圣旨,还是兵部檄文,都只有两个内容,除了封赏就是催战,要求洪承畴振奋军心士气,乘胜而进,速解锦州之围。

    所以,洪承畴才急急召来诸官众将一起接了圣旨后,大家先恭贺张诚荣升宣府镇总兵官。

    虽说只是暂代,但所有人的心里都清楚得很,此番松锦战事结束后,这宣府镇总兵官的位置注定是张诚的了。

    宣府镇被称为九边之首,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明程道生在《九边图考》中称:“宣府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宣府镇设镇守宣府总兵官一人,驻于宣府镇城内,并且宣府总兵官还是大明为数不多的挂印将军。

    九边重镇之中,真正有资格称将军的只有六个,分别是:

    大同总兵官称征西前将军;

    辽东总兵官称征虏前将军;

    宣府总兵官称镇朔将军;

    甘肃总兵官称平羌将军;

    宁夏总兵官称征西将军;wap.

    延绥总兵官称镇西将军;

    九边重镇之中能有资格称将军的只有六个,而这六个军镇将军名号中,能以“镇”字为将军名号的却只有两个,其在规格上明显要高于“征”、“平”字打头的将军名号。

    就说如今在辽东松锦前线集聚了大明的十数位总兵大将,也就只有杨国柱、王朴,再加上困守锦州城内的祖大寿三人,才是真真正正有朝廷名号的镇守将军。

    再说,这张诚本就是宣府镇的分守副总兵,而河南剿贼时,就已经获封援剿总兵官,如今,虽说是暂代宣府镇守总兵官的职衔。

    但所有人的心里都清楚得很,这个位置基本上已经属于张诚了,除非他在辽东为国捐躯,又或者他有了大的失误,或者临阵退缩,畏敌不前。

    可大家心里清楚,这些个情况又怎么会发生在张诚的身上呢?

    除非辽东军事崩坏,可若是真到了那个时候,又有哪一个会不退缩,不退缩就很有可能战亡于此,对于他们来说毕竟性命才更重要。

    其实,若真到了那个地步,还管个屁的总兵不总兵啊,毕竟只有活着才能施展抱负,才能吃香喝辣,尽享娇妻美妾之乐!

    诸官众将恭送天使下去歇息后,又祝贺完张诚升任总兵之喜,便齐齐步入松山堡城蓟辽总督行辕大殿之内。

    虽然诸人的封赏都还没有下来,但诸人心中清楚,大家的功劳都记入簿册之中,等待着战后统一封赏,自然心中畅快。

    当然,也有如山西总兵李辅明那样在前次战事中,进兵不利,未被记下功劳簿册之中,可这又能怨得了谁呢?

    自家兵力不济,平素操练不足,自然无法在战事中立功,好在他被派去看护粮草辎重,今次辽东战事只要不是大败亏输。

    他这粮道守护之职,多少都会分润些军功在身!

    也有哪些幸运之人,就如山海关总兵马科便是如此,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乳峰山,简直就是跟在鞑贼屁股后面,白捡的军功。蜗牛非牛的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