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朕在线阅读 - 1012【俄文版《大同集》】

1012【俄文版《大同集》】

    斯捷潘·拉辛对中国并不陌生,而且大部分信息,都是从土尔扈特人那里听来的。

    这货曾经住在土尔扈特部两年时间,担任顿河哥萨克的常驻外交代表。也曾远离顿河,在伏尔加河当了几年水匪,向沿途经过的商船收取保护费。

    “尊敬的契丹使者,请代为转达我对契丹皇帝的敬意。”拉辛弯腰行礼,他的蒙古话说得很流利。

    谢渊微笑道:“你好,英勇的起义者。”

    拉辛好奇道:“您是契丹使者,肯定出身贵族。贵族不该讨厌我这样的叛乱分子吗?为什么称我为英勇的起义者?”

    谢渊突然表情严肃,朝着东方作揖,然后转身说道:“因为我国的皇帝陛下,也是一位英勇的起义者。他是被贵族压迫的奴隶,带着更多奴隶和穷人,推翻了残暴皇帝的统治。如今的中国,没有穷人再受压迫,因为皇帝平等对待所有人。”

    “契丹皇帝以前做过奴隶?”拉辛大为惊讶。

    谢渊点头说:“是的,中国皇帝陛下,以前做过奴隶。中国的官员,很多都是奴隶和穷人出身,他们跟随陛下共同起义,开创了一个新的皇朝。我听说,你要向莫斯科进军,然后让沙皇改善对穷人的政策。恕我直言,你们不可能成功的。”

    “为什么不可能成功?”拉辛问道。

    谢渊说道:“因为沙皇和贵族是一体的,他只会帮贵族说话。就算他答应你了,也肯定反悔,然后调集大军来剿灭你。”

    拉辛说道:“我相信沙皇陛下是仁慈的。”

    这种鬼话,拉辛自己都不信。

    他纯粹是在自我安慰,因为对于哥萨克来说,沙皇是不可战胜的。他们就算起义,也只能四处流窜,靠给俄罗斯造成损失,来逼迫沙皇改变政令。

    谢渊问道:“你识字吗?”

    “我读过几年书。”拉辛的父母是富裕哥萨克,只不过家产都被贵族霸占了。

    谢渊拿出一本俄文特制版《大同集》,在鸿胪寺和传教士的努力下,这本书已经翻译成多国文字。他递给拉辛说:“这是皇帝陛下亲自撰写的书籍,讲述了应该如何起义与治理国家。”

    拉辛接过来一看,只见书名为《契丹大皇帝领导穷人起义与建国理论》。

    俄文翻译版更加直白,而且剔除了中国特有的传统思想。

    第一章是格位论,阐述神灵之下人人平等,没有谁应该天生被压迫。

    第二章是三原篇,阐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君主、贵族和官员,只不过在代替人民管理国家。

    第三章是均田论,阐述土地是神灵赐予的,不应该被大地主垄断。所有大地主的土地,都是靠血腥手段而来。只有小地主和自耕农,才是靠辛勤劳动开垦荒地所得。

    第四章……

    拉辛率领起义部队,顺着伏尔加河北上。

    坐在哥萨克小船里,拉辛开始阅读俄文版《大同集》。

    第一章就带给他勐烈冲击,同时又让他感同身受,因为这个理论非常契合哥萨克。

    看完第二章,拉辛感觉茅塞顿开。

    第三章的内容,拉辛看着就突然想哭。哥萨克并非天生的强盗,他祖爷爷辈儿属于逃奴,逃到顿河流域辛勤开垦,完全就是靠勤劳致富。可该死的贵族老爷来了,霸占了他家的田产,霸占了他家的生意,他只能带着一票人去做强盗。

    沙俄贵族,正在不断侵占顿河流域,不断压缩哥萨克的生存空间。

    这本书就是个小册子,半天时间就能读完。

    全书的末尾,是《契丹大皇帝略传》。讲述契丹皇帝从小多么凄苦,受到层层压迫,最后带领穷人和奴隶造反,最后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幸福国度。

    拉辛把书看完之后,双手都在颤抖,被契丹皇帝的事迹所激励,他觉得自己也能推翻沙皇建国。

    靠岸劫掠了一个小镇,拉辛把义军头目都叫来,还把巴什基尔人起义领袖也叫来。

    他拿着俄文版《大同集》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叫契丹。契丹到底有多强大?它的都城就有一百万人,它能轻松击败沙皇的军队。但二十年前,契丹皇帝也非常残暴,压迫剥削穷人和奴隶。”

    三十多位造反头目,围绕着拉辛身边听着。

    拉辛继续说:“有一个契丹农奴,他忍受不了地主老爷的虐待,带着农奴和穷人造反了。他们最初的武器,连我们都不如,只能用木板做盾牌,用木头做长枪。但是他们非常英勇,一次又一次击败皇帝的军队,最终他们推翻残暴的契丹皇帝,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你在讲故事吗?”巴什基尔起义军领袖穆哈德问。

    拉辛高举着《大同集》:“我不是在讲故事,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个带头起义的农奴,就是现在的契丹大皇帝,这是契丹皇帝亲自写的书。我现在讲给你们听……”

    拉辛走上台阶:“人是由……”他突然看向穆哈德,“斯拉夫人,是由耶和华创造的。巴什基尔人,是由安拉创造的。不管是哪位神灵创造的人类,在神灵之下,都是人人平等的。你们要问,贵族更聪明,贵族读书识字,为什么跟穷人是平等的呢?契丹皇帝说,人格是平等的,贵族和穷人只有位格的区别。而位格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人的道德和能力,如果跟他的地位不相符,那他就不配拥有高贵的位格……”

    聆听者们大部分都不识字,也搞不清楚什么人格位格。

    但有些东西他们听懂了,神灵之下,人人平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皇帝、贵族和官员,只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大地主都是不道德的,只有小地主和自耕农靠勤劳获得土地。

    既然大地主不道德,那就该推翻他们,把土地抢来分给穷人!

    拉辛还自己臆想瞎编,讲述中国人多么幸福。那里的乞丐,能轻易获得施舍。那里的农民,只需缴纳少量赋税。那里的工匠,不必承担繁重的劳役……一切的一切,都让反贼头目们两眼发亮。

    就在此时,一艘小船靠岸。

    来者是察里津总督安德烈·昂科夫斯基的使者,他见到拉辛就说:“我听说过你的名头,你在伏尔加河劫掠了好多年。总督老爷让你开个价,你需要多少钱,才不向察里津(伏尔加格勒)进发。”

    “想收买我?”拉辛冷笑道,“回去告诉你的总督,我只是从察里津路过,我要一直杀到莫斯科。如果他敢插手,我就去包围察里津!滚吧!”

    起义军沿途搜集制作更多船只,大摇大摆逼近察里津,甚至从城下划船而过,那位总督居然真的装没看到。

    一路上,有不少穷人前来投靠,抵达察里津的时候,起义部队已经人数过万,而且很多并非斯拉夫人。

    城堡里的几百守军,哪敢出来打仗?

    过了察里津,他们粮食不够了,决定分兵进行劫掠,哥萨克和巴什基尔人各打各的。只有大部队分开,抢来的粮食才够吃。

    拉辛率军顺着支流往西北走,那个方向是前往莫斯科。

    巴什基尔起义军,继续沿河伏尔加河往北,去劫掠沿河的莫斯科城镇。

    拉辛正式打出起义口号:人人平等,人人有地,杀光波雅尔、大地主和官员。

    沿途所过,拉辛都在解放农奴。

    但他没有找块根据地安心发展,而是像李自成那样做流寇。无数农奴,心甘情愿跟着他走,因为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

    在劫掠沃罗涅什时,拉辛遇到一批政治犯,他对这些人说:“我不强求你们加入我,但任何追随我的人,都将成为一个自由的哥萨克。我只想打倒那些波雅尔贵族和地主老爷,至于那些贫苦的人们,我都待他们如兄弟!对了,你们应该都识字,我有本书给你们看。”

    俄文版《大同集》被递过去,一个政治犯负责朗读。

    仅仅读到第二章,就有大半的政治犯,面露惊慌恐惧之色。因为他们都是贵族出身,政治斗争失败才被流放,对打土豪分田地那套有着天然恐惧。

    但很快就有人心动了,他们已经在流放的路上,他们的家族早完蛋了。

    一无所有的他们,还怕个锤子啊?

    除了少数人决定离开,大部分政治犯都表明心迹,愿意跟着拉辛一起造反。

    但这些家伙,包括拉辛在内,都缺乏明确的造反纲领。他们还对沙皇抱有幻想,只想杀到莫斯科,逼迫沙皇诏安自己,然后就能得到一片地盘过日子。这种事情,在俄国经常发生,好多哥萨克都是被诏安的,因为沙皇根本无力平叛。

    但是,拉辛绝对不可能被诏安。

    因为这货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他打劫了沙俄财政部的官船!而跟随官船一起走的,还有大贵族和富商的船队,这事儿激起了莫斯科贵族的众怒。

    又往莫斯科前进了百余里,拉辛终于遇到了沙皇派来的部队。

    担任主力的射击军,全都是些样子货。

    真正的主力,却是贵族军队和哥萨克。哥萨克也分很多势力,其中就有愿意给贵族当走狗的。

    双方在河边爆发战斗,官军的武器更好,但义军士气高昂。义军只死伤数百人,就把官军给击溃,一路高歌勐进继续行军。

    可在距离莫斯科还有数百里时,拉辛又变得畏缩不前。

    他还是惧怕沙皇,而且知道莫斯科打不下来。那群投靠拉辛的政治犯,也开始表现得投机软弱,怂恿拉辛改变方向劫掠。只要能摧毁更多城镇,劫掠更多大地主,就能给沙俄造成巨大损失,一样可以逼迫沙皇来诏安。

    于是乎,拉辛真就改变行军方向,一路顺着河流到处乱打。而且,他靠劫掠养不起那么多士兵,遇到新来投靠的农奴,随便给点钱粮就打发了,然后到处抢劫贵族和富人。

    沙皇终于有时间召集更多军队,派遣数万大军前来镇压。

    拉辛再度出了昏招,他将部队一分为十,朝着四面八方劫掠。既能让沙皇大军难以追击,又能造成更大面积的破坏,逼迫沙皇进行诏安。

    那本《大同集》白读了……

    不过,随着拉辛起义军席卷各地,《大同集》里的思想倒是传播出去。

    特别是有几个政治犯,悄悄誊抄了一些,在逃跑过程中都还带在身上,等于保存了革命思想的种子。

    就在拉辛到处流窜时,那座坚固的要塞,被土尔扈特部打下来了。

    准确的说,并非打下来的,而是守军自己造反。

    这种情况,拉辛也遇到不少,一路有不少坚城,义军刚到就城门大开,守军直接加入起义队伍。王梓钧的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