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杨慎啊,都怪你生的太晚

第一百一十三章 杨慎啊,都怪你生的太晚

    罗贯中感知着身前沉甸甸的银两,看着威严不凡的朱允炆,肃然问道:“阁下到底是何方神圣?想要写什么词作?”

    朱允炆淡然一笑,道:“你可以视我为书坊先生,至于词作,边走边说吧。说起先生之作,有些行文,我是不认可的。”

    “哦?公子说的是哪处?”

    罗贯中将银子与书交给自己唯一的随从,然后问道。

    朱允炆看着远处,说道:“先生对于黄巾军之事,颇有贬低,将其称之为流寇、反贼。以汉末而言,此言是无误。但先生可否想过,他们若是可以吃得饱饭,有田耕作,又怎么可能会成为反贼?”

    “说到底,是朝廷辜负了他们,让他们没有了活路。没有活路的人,为了活下去,总是需要做点事的。我们不能动不动便扣上反贼的名义。”

    跟在朱允炆身后的解缙、徐辉祖与徐妙锦听闻此话,都惊愕不已。

    皇上竟然认为:造反有理?

    这,这……

    这成何体统!

    解缙有些凌乱,幸亏这话也就自己这几个人知道,若是传出去,那岂不是大麻烦?

    罗贯中深吸了一口气,暗想:

    这位公子,竟然为反贼说话?

    万一被人知晓了,岂不是要杀头?

    他死了,谁给自己出书去。

    不行,得劝。

    罗贯中清了清嗓子,说道:“这位公子所言,罗某并不敢苟同。无论什么朝代,作为子民,便应该服从于君王,不可行谋逆之举。”

    “哪怕是君王让他们死?”

    朱允炆插了一句。

    罗贯中瞳孔微微一凝,严肃地说道:“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

    朱允炆皱了皱眉。

    在封建时代,就没有平等一说,一切都是阶级化的,而站在阶级最顶尖的,便是帝王,决定一切。

    总不能给他讲农民起义是正确的,是推翻腐朽王朝的最有效手段……

    虽然朱允炆未来会死,但也不能提前给自己挖坟、打棺材吧。

    这个平等的思潮,还是留给后来者。

    咱是皇上,已经被封建毒害了,那就多毒害三五十年吧……

    不过。

    朱允炆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问道:“你虽是如此言说,但未必遵循本心吧?”

    “公子何出此言?”

    罗贯中疑惑地问道。

    朱允炆凝视着罗贯中,说道:“据我所知,你手中不止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文稿。还有一本,一本对农民造反,进行讴歌与同情的大作吧?”

    罗贯中惊骇不已,呆在原地。

    朱允炆停下脚步,平静地说道:“那本文稿,名为《水浒传》,然否?”

    罗贯中的身体有些颤抖。

    朱允炆摆了摆手,说道:“你无需紧张,我只是想问问你,《水浒传》的文稿带了没有,若带着,两本书可以一起刊印。”

    “你,你是如何得知?《水浒传》乃是恩师施耐庵所作,可恩师走了近二十年了!知道此书的人不多,而我也很少拿出《水浒传》文稿!世人知其存在者,不过寥寥数人!”

    罗贯中震惊不已。

    眼前的人,不仅知道自己的文稿,还知道恩师的文稿!竟还知道文稿就在自己手中!

    朱允炆放心地点了点头,轻松惬意地拍了拍手,道:“自然是听闻来的,呵呵,今日收获颇丰啊。”

    解缙碰了碰一旁的刘长阁,低声问道:“你们安全局,都开始调查书籍了吗?”

    刘长阁郁闷地看了一眼解缙,没有说话。

    安全局怎么可能会在意这些事,什么罗贯中、施耐庵,听都没听说过,看样子也不过是小人物,哪里值得安全局去关照?

    不过,皇上是怎么认识他的,又是如何知晓这些的?

    刘长阁想了想,却没有结果,转而释然:皇上嘛,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也是应该的。

    罗贯中不知道眼前人是什么身份,但一步步跟着,越走越心不安,这公子,似乎想要把自己押送到皇城去啊?

    我罗贯中只是想要出书,没想反对朝廷,不至于吧?

    看着远处的西安门,罗贯中止住了脚步,问道:“我们不是去书坊刊印吗?为何来这里?”

    朱允炆指了指西安门,说道:“这京师之中,刊印之术最杰出的,当属司礼监经厂,既然要出书,找他们不是最好的吗?”

    罗贯中想要跑路,眼前的人绝对不正常。

    司礼监可是皇宫里的内监,二十四衙门之首啊,能让他们动弹的,不是亲王便是皇上,你以为你是谁?别门没进去,自己先被砍了脑袋……

    “这个,我们在宫外找一些书坊刊印就好了吧……”

    罗贯中实在不想入皇宫。

    朱允炆哈哈笑着,说道:“先生不是想要亲眼看这书稿问世吗?缘何到了门口,却胆怯了?呵呵,这可不行啊,走吧。”

    不容拒绝。

    罗贯中只好咬了咬牙,跟了上前。

    “拜见皇上,皇上万岁!”

    西安门的守备兵整齐地行礼。

    罗贯中瞪大眼,看着朱允炆的背影,连忙跪了下来,喊道:“小民罗贯中,拜见皇上!”

    朱允炆转过身,对解缙示意了下。

    解缙连忙将罗贯中搀扶起来。

    “罗先生,请吧。”

    朱允炆微笑着点头,伸出手,作了个请的手势。

    罗贯中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入经厂的,一切似是梦幻,毫不真实。

    司礼监下设文书房、礼仪房、内书堂、经厂。

    其中经厂设掌司数名,负责一应经书印板及印成书籍,包括佛、道藏、蕃藏等书籍,可以说是皇上自己家开的印刷厂。

    洪武中后期,经厂配有刊字匠一百五十名,印刷匠五十八名,裱背匠三百一十二名。

    朱允炆想要刊印《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水浒传》,只靠着这些刊字匠、裱背匠、裱背匠是不够的。

    “在刊字匠、裱背匠、裱背匠之外,招揽笺纸匠三十名、摺配匠五十名、裁历匠二十名,黑墨匠二十名,笔匠与画匠各三十名,限三日内办妥。”

    朱允炆对赶来的司礼监少监王越吩咐道。

    王越连忙答应下来,匆匆去安排。

    朱允炆从罗贯中手中接过《三国志通俗演义》,敬重地看着罗贯中,然后提起笔,道:“朕擅填诗词于书稿之上,先生不会怪罪吧?”

    罗贯中连连摇头,道:“皇上亲笔,是小民荣光。”

    朱允炆毛笔蘸墨,轻声道:“不管你是不是真如此想,但这首词,不能少,少了的话,可就差了几分气势。”

    解缙、徐辉祖与徐妙锦走近前,看着朱允炆龙飞凤舞,一首《临江仙》跃然纸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啊,别怪朕,要怪就怪你出生太晚了。

    等你有这首诗词的意境与觉悟,起码要一百多年,朕等不起……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解缙吃惊至极地看着这首《临江仙》,一股淡泊洒脱的气势扑面而来,即有慷慨悲壮,又有荡气回肠!如此意境不凡之作,当真是皇上所作吗?

    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寒梅惊雪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