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儒释道三教合一
在兜率洞天的一座山巅处的凉亭里,一个白发苍苍仙风道骨的白衣老者,正安静地坐在一张围棋棋盘的石桌前。这位老者正是太上真君,也就是清旎的师父,也是我们常说的道家老子。而上君的对面石凳子上坐的正是叶枫,而清旎和涂山玲则是老实乖巧的做到凉亭的美人靠上。 旁白说:或许有些人不知道“美人靠”是什么,我在这里科普下,“美人靠”也叫“飞来椅”、吴王靠,是一种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故名。其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合乎人体轮廓,靠坐着十分舒适。通常建于回廊或亭阁围槛的临水一侧,除休憩之外,更兼得凌波倒影之趣。据传,美人靠是徽州民宅楼上天井四周设置的靠椅的雅称。徽州古民宅往往将楼上作为日常的主要憩息和活动的场所。古代闺中女子轻易不能下楼外出,寂寞时只能倚靠在天井四周的椅子上,遥望外面的世界,或窥视楼下迎来送往的应酬,故雅称此椅为美人靠。 就在刚刚,叶枫三人刚来的时候,叶枫就已经给了上君一个躬身行礼。毕竟正如叶枫所说,眼前的老者不仅是清旎的师父,更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老子因其传下道家经典《道德经》,故称老君为太清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为道祖。叶枫对其自然是心生敬意的,这一点做不了伪。 起先上君对于叶枫的印象并不是很好,但是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而且叶枫对自己也是谦恭有礼。虽然上君对于这些凡俗的礼数并不在乎,但是礼数的背后所代表的敬重,他还是很受用的。因而也就点了点头后让叶枫坐下。 “今日你来我这里所为何事?”上君明明知道叶枫是为何而来,但是却故意装作不知。因为有些事情,是必须师出有名,有名有份的,当事人必须亲自说的,不可以假口于人。 “晚辈今日前来是为了前辈的弟子清旎姑娘而来。”叶枫静静地看着上君说道。私下里或许能清儿清儿地叫,但是在对方长辈面前如果还那么叫的话,会被打的。 叶枫此刻呼吸却慢慢变得急促起来。 “为她而来?”上君不紧不慢地说道。 “晚辈想把清旎姑娘留在晚辈身边,所以来向前辈请求准许同意。”叶枫也是直接了当,对于喜欢装糊涂的人,直球永远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为何?”上君问道。 “晚辈喜欢清旎姑娘,所以想把她留在身边。”叶枫也是直接了当,平静地看着上君说道,没有一丝迟疑和迷惘。 坐在旁边的清旎听着自己师父和叶枫的对话,脸色微红地低下头来。 上君也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现在在人间凶名赫赫的年轻人。看着他那眼睛里的神色,渐渐疑惑起来,问道:“为何,你明明不过20岁不到的年纪,为何你的眼里却有着超过400年的沧桑、落寞、坚定和沉淀。” 叶枫没有回答,只是平静的回看着上君。而上君也没有强行要求叶枫回答,片刻后上君似乎明白了什么,缓缓地道:“难怪,没有灵根的你能走到今天的地步,原来你走的是人道,而那就是人道的修炼之法吗,还真是艰辛非常。” 此时听得上君二人对话听得云山雾罩的清旎,不解地看向了自己的师父。 上君见清旎如此,笑了下道“清儿,本来我还想问问你的意见,但是,我觉得已经没必要问了,毕竟你还没出嫁,就已经打算把娘家的所有好东西都往婆家搬了,你对我还真是孝顺啊。” 清旎脸色一下子彻底红了,脸红的原因,可能是她想搬空功法阁的功法送给叶枫的打算被师父发现了,还可能是因为师父用娘家婆家的这种已经出嫁之后的称谓称呼自己的缘故。不过具体是因为哪方面的原因,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就无人可知了。不过清旎一想到可能再也见不到师父,所以就压下羞涩,厚着脸皮的跑到上君的背后,给其捶肩。 这种捶肩的事情,毕竟清旎干了好多年了,可能以后好长时间都不能再为师父做了,而上君也知道可能要好长时间,自己的宝贝徒弟都没机会给自己捶肩了,心下也是黯然,其实以上君的修为心性,本不该由这种不舍之情,但是清旎真的是自己最喜爱的徒弟。所以上君才会像人间任何一个女儿长大交到男朋友的父亲一样,对于女儿的男友是非常严厉的考察的。毕竟自己的女儿可是要交到一个之前根本不认识的男人的手上,让他照顾自己的女儿。这种事情,天底下哪个父亲不是慎之又慎。 “小子,你知道儒释道的区别和联系吗?”上君忽然问叶枫。 “。。。。。”涂山玲给整懵了,怎么忽然又扯到儒释道区别联系的,这种自己一听脑袋就大的东西了。难道对叶枫的考验已经开始了吗? 这一次涂山玲没有猜错,的确是上君在出的考题。所以即便叶枫知道面对的可是道家老祖这种理论大佬,自己来说一定是班门弄斧的下场,但是又不能不说,于是叹了口气道: “儒家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修的是浩然正气,思想以德为基,本质上是进取的入世智慧,讲究仁、礼、中庸,通过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人与自己的关系,佛家修四圣谛、八正道,思想以空为基,本质上是用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情,通过内观自性,解脱烦恼。六度轮回,渡人渡己,修炼戒定慧,做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道家修大气,养清气,思想以天为基,本质上是规律的出世法门,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致虚守静、无为而治。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借假修真促进身心和自然的和谐。 “而儒释道的联系在于三教可以合一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而这个正是出自明朝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叶yu的凡仙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