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在线阅读 - 1208.燕山师

1208.燕山师

    “本官判断,南蛮子的救援部队更多的可能是从淮安宿迁一线沿运河东岸北进,或者是从海州出兵,近由沂州境内直插峄县城西;而在这两种可能之间,本官更倾向于南朝兵马会自宿迁北上,毕竟,要是从海州、沂州方向绕行的话,行军路线会很长,是不容易逃过我军探哨耳目的。”

    马光远说到这,在地图上骆马湖以北的沂水、武河、西迦河的位置上点了点:“稍后贵部就前出至三河之间,然后沿河巡查、实施必要之警戒。”

    马光远其实只给了阿硕一个选择,所以没得挑的阿硕当即领命道:“请固山额真大人放心,雨势缓和之后,我部就离营南下。”

    还没等马光远再说些什么,一名马光远的亲兵入内报告道:“主子,雨小了。”

    马光远立刻领着一众手下来到营帐口向外望去,只见雨势果然小了许多、天空也渐渐明亮起来了。

    于是,马光远便下令道:“传本官将令,各部再攻一次,这次务必拿下了峄县······”

    清军大队以图佳部的拨什库、壮达、分得拨什库、马甲、步甲为先锋,缓缓的从四门再次涌入峄县县城,然后一路接收勇士营放弃的县衙、县学、城隍庙、报国寺等地,并慢慢逼近了位于城内十字街中心位置的钟鼓楼。

    至此,关系勇士营第二战兵营存亡的最后一战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然而,正当清军已经吃到了钟鼓楼上勇士营残余弓箭手射出的弓箭、接下来双方即将再次进入肉搏状态时,清军后方突然想起来刺耳的金锣声。

    怎么回事?

    一众清军茫然四顾,但很快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刻倒退了回去······

    勇士营这边也听到了清军后方响起的金锣声,因此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归真卿身上,等待着归真卿对此的最后判断。

    归真卿咬牙切齿的想了几秒,在断定清军没必要施展“苦肉计”后,毅然决然的命令道:“留下二百守军,其余人兵分四路沿大街展开反击!真要是陷阱,我也认了,能打到现在,我们也已经对得起朝廷,对得起陛下了。”wap.

    既然归真卿做了决定,剩余的勇士营指挥官就各领着100士兵顺着十字大街向四门反攻过去,一下子兜住了清军的后卫。

    不过清军的后卫正是原来的前锋,即图佳率领的满八旗兵马,因此面对优势数量的明军,基本上是以一打四的满八旗兵还是打出了自己的真实实力,并用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拖住了勇士营的反击力量,掩护剩下的清军退出峄县县城。

    由于清军是从四门退出峄县的,所以,一开始只有从北门退出的清军看到了令人他们惊恐的一幕----一直数千人规模的骑兵,以势不可挡的气势正在由慢及快的向自己扑来。

    明军怎么会从北面杀出的呢?

    这似乎有些奇怪了,要知道,按照马光远的判断,明军要出现,也是应该是从南面或东面攻来的,顶了天也就算从西面运河方向攻来,完全不应该是从北方出现的。

    应该说,马光远的判断大部分是准确的。

    清军面前这支高举“皇明京营燕山师”旗号的明军骑兵,的的确确是从宿迁过的黄河和运河,但接下来,燕山师没有直接顺着运河北上,而是先开往了郯城,再于郯城西北方向越过沂水、武河,进而北行至峄县正东六十里外越过西嫁河,再沿沂蒙山西麓边缘北上至枣庄一线,最后才从枣庄方向南下峄县的,因此这才出现了明军骑兵从北面杀出,攻击马光远部腹背的一幕。

    燕山师的行军路线实际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确定清军在峄县外围没有针对明军援兵布设下天罗地网----清军既然要伏击救援峄县的明军,口子就不能张的太大,否则就会出现两种状况,一个状况是明军援兵在清军伏兵抵达前吃掉了马光远部,然后来了一个金蝉脱壳;另一种状况则是明军援兵还没有进清军的包围圈呢,就发现了清军的布置,转身逃跑了,让距离过远、无法及时封口的清军最终徒劳无功。

    并且,为了确保自己的行动出乎清军的意外,燕山师还特意在兰山一线多滞留了一天一夜,以观察周边清军可能的动向。

    几经侦察之后,燕山师并没有发现清军伏兵的迹象,因此得出判断,清军要么是没有伏兵,要么就是伏兵距离过远了,既然如此,燕山师指挥层自然就不会客气了,立刻采取了以快打慢的战术,先绕路抵达枣庄,再从枣庄南下,打正在攻击峄县的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得不说,燕山师的行动确实达到了奇袭的作用,这不,匆忙从峄山城中撤出的清军马光远部根本就来不及整队列阵,也来不及撤回己方大营固守,便将迎来了燕山师的狂暴冲击。

    或许是为了给己方步队争取时间,所以,马光远也豁出去了,这不,他带着仅有的700多马队----马部原来还剩下880骑,其中有140骑被派往东南、南、东等方向执行侦察任务,此时还没有归建,因此即便算上阿硕部蒙古骑兵,也不过740骑而已----迅速出营,然后迎着燕山师的第一波次冲击队伍反击过去。

    燕山师的冲击部队是以旅为单位,因为第一波次是一字排开的900名骑兵,就双方兵力对比和战场宽度来说,两支骑兵队伍的的确确能进行一场基本上势均力敌的马战。

    但问题是,燕山师这边,在双方骑兵正式冲撞前,按老规矩,掏出了要赔怀揣的短火铳,冲着清军骑兵就是迎头一击----明军骑兵装备的要么是6管前装线膛燧发短火铳要么是4管前装燧发短火铳,都是能快速连发的那种,而明军骑兵的习惯是,在接战前至少射出2~3发子弹,因此取每人射击2.5发的平均值,第一波次明军至少射出了2200多发子弹----当即就打得清军方面人仰马翻!caler的南明之我是弘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