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在线阅读 - 第一百九十八章 真加官进爵!

第一百九十八章 真加官进爵!

    临敬殿中,兄弟俩还在猜测黑龙王的身份。

    甚至将目光放在了甄家身上。

    却不知,真正的黑龙王才从宫里出来没多久。

    冯一博刚一出宫,长随大平就上前将他迎入马车。

    随后一路直奔城北。

    这次回来,冯一博还不及回家。

    只在下船时候,打发人回去通报了一声。

    他就先来呈奏了。

    此时一到冯府外,已有数十下人在外迎侯。

    新建的冯府规模庞大,仆从自然也不止原来那一点。

    有的新采买的,甚至还是第一次见到冯一博本人。

    “恭迎大爷回府!”

    大平搀扶着冯一博下了马车,面前立刻拜倒一片。

    可能是近乡情怯的原因,让冯一博不禁有些恍忽。

    他这一去大半年,早已习惯众星拱月一样的生活。

    如今回到这边,这点场面自然不算什么。

    出差一趟半年多,自然也不会空手回来。

    亲朋好友都有海外稀罕物相送,阖府下人自也都跟着沾光。

    早在回来之前,冯一博就已经打发人回来打理。

    这时他只需一句话:

    “赏!”

    顿时迎接的众人欢声雷动,拜谢不已:

    “谢大爷恩赏!”

    “大爷官运亨通!”

    “……”

    这边自然不会如黑龙府那般奢靡,给的还是铜钱。

    不过除了赏钱,冯家的老人还都有海外特产分了下去。

    一时间,也是阖府上下喜气洋洋。

    比过年的时候还要热闹几分。

    冯一博不再理会这些,进了中门直奔别院而去。

    那里是李守中的院子。

    他一进屋,就发现众人早就齐聚于此。

    显然得了信儿,知道他会先来这边。

    所以都在李孟氏这边等他。

    尤老娘带着尤二姐儿、尤三姐儿,还有妙玉、孟姨等,都伺候在李孟氏身边。

    一见冯一博进来,这些女卷都各自欣喜。

    李孟氏更是直抹眼泪,口中道:

    “一博你回来了?”

    见此,冯一博连忙上前大礼,激动道:

    “让师娘担心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一众人见面相叙,自不必多提。

    之后冯一博又将礼物一一分发,让人带了礼物送去亲友处。

    好叫人知道他已经回来了。

    除了林如海那边,还有夏秉忠、张松越等,也都按长辈份例送了过去。

    刘正、杨明新、冯紫英、贾雨村、王济仁等虽也有礼,但都要再次一等。

    还有成车的礼物,运往宁荣两府。

    其中大部分是往荣府去的,宁府只照比次一等的送了一份去。

    荣府那边梨香院和贾府是分开的,但都是按照最高标准。

    毕竟一个是岳母,另一边也有史老太君这样的长辈在。

    至于贾府宝玉和三春等姐妹,就没单独送了。

    都包含在荣府的那一份里。

    只有贾兰和贾琏那边的大姐儿,都单独给了一份。

    回来的时候,冯一博就特地叮嘱过。

    以后给贾兰送什么,也都给贾家大姐儿带一份儿出来。

    众人只以为他和贾琏关系亲厚,倒是没有多想。

    却不知,他在回来之前,王熙凤可是好陪了他几日。

    导致接连几天睡觉都不能躺着,只能趴着。

    这般辛苦,冯一博自然不会让她白白受累。

    对于她托自己照顾多大姐儿的小小要求,哪里还会拒绝?

    其实就算没有王熙凤的交代,冯一博也会如此。

    毕竟可卿那边,父亲兄弟都接了过去。

    王熙凤看着肯定眼热,但又不能把她的亲卷也接过去。

    帮忙照看一二,也是分数应当。

    这边都安排完了,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

    冯一博就思索着,今天该先去哪屋。

    走了半年,他都已经忘了之前轮班到谁了。

    这时李守中从部里下班,派人过来召他去书房说话。

    冯一博连忙停下思索,直奔李守中的书房。

    一进门,就见李守中起身相迎,正抚须含笑看着他。

    “恩师!”

    冯一博连忙上前参拜,被李守中一把扶住。

    “一博你这次做的好啊!真是长我大魏的威风!”

    李守中这时开口,显然也有些激动。

    身为礼部尚书,对于献土归附,还有加封之事,自然是要参与的。

    甚至还要提出相应意见。

    其实白日里,两人也已经见过一面。

    只是太过仓促,来不及多说。

    所以李守中一回来,就把冯一博叫来相叙。

    “恩师过奖,不过侥幸罢了。”

    冯一博腼腆一笑,谦虚了两句,又道:

    “我一走半年多,让恩师担忧了。”

    李守中正笑的嘴都合不拢,闻言摆手,口中不停道:

    “回来就好,何况你此去是办正事,又立下泼天之功。”

    师徒俩一边说,一边到书房中相对而坐。

    李守中笑意不减,还忍不住透露道:

    “明日朝会上,你又要出尽风头,想必满朝文武都要羡慕不已!”

    这事目前虽已定下,但也还处于保密阶段。

    即使冯一博这个当事人,也不该提前知晓。

    不过此时没有别人,李守中才忍不住透露些许。

    他参与了最终商议,还对献土归附,还有加封之事也都发表了看法。

    只是为了避嫌,在冯一博的恩赏上,李守中并未出过一言。

    可即使如此,在他看来,这份恩赏也足以让满朝文武惊掉下巴!

    当然,惊讶归惊讶。

    毕竟这样的大功,谁也说不出反对的话。

    冯一博也知道轻重,虽然有些好奇,但也并未深问。

    左右明日朝会便知结果。

    现在问了,除了让恩师违反原则,没有任何益处。

    况且就算知道,也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

    还不如留个惊喜,明日便知分晓。

    因此,冯一博闻言,只笑着道:

    “侥天之幸罢了,此去颇为顺利。”

    随后李守中又问了些在流求的事,冯一博都一一作答。

    基本上,都是对景顺帝说的那些。

    听的李守中频频点头,丝毫没有起疑。

    他成为礼部尚书也有两年,如今地位越发稳固。

    不少亲朋故旧,还有早前的学生弟子,都纷纷来投。

    虽然他需要羽翼,还是收了些门人。

    可经历了之前的冷遇,李守中心里自然明白,谁才是最值得他相信的那个。

    因此,冯一博说的每一句,他都当了真。

    两人谈到深夜,方才放冯一博回去。

    毕竟舟车劳顿,又加上白天觐见。

    当夜,冯一博左思右想,

    既没选择先礼佛,也没选择双休。

    让尤氏姐妹,还有妙玉都满心失望。

    不过,三女也都理解他的辛苦。

    况且人也回来了,以后自有的是时间欢聚。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冯一博换好朝服。

    同李守中一起,到了太极殿。

    休息一夜的冯一博,今日整个人都神采奕奕。

    不少文武早已得了风声,纷纷投来探寻的目光。

    没等多久,景顺帝上殿。

    众臣在行礼侍班。

    君臣见礼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东海国之事。

    “今日朝会第一事,关于东海国献土归附,圣上有旨意降下。”

    侍班大臣高声宣布,随后宫人出列,手持诏书大声诵读起来:

    “奉天承运大魏景顺皇帝,诏曰:”

    这是对外发诏的正式格式,加了国号和年号。

    “东海有国新立,得闻大魏昌盛,其国主心生向往,决定献土归附……”

    接下来这一番说辞,全都是对东海国主的夸赞。

    还有东海国主对大魏的向往。

    “予感其心,遂允之!特昭告天下,效古人之风,改东海国为东海郡,领流虬、吕宋二州,以为羁縻。”

    大魏只有州、府、省等,并无“郡”这个行政单位。

    东海郡倒是古已有之,就在山东地界。

    将东海国改东海郡,显然是照顾东海国的名字。

    又能给人的感觉,一听便知是中原旧地。

    冯一博猜测,这大概就是内阁商议后,想要的结果。

    他对此倒是没什么抗拒。

    “原东海国主,赐大魏东海郡王爵,领东海郡,世袭罔替,代予镇守大魏海疆!”

    显然是为了避讳龙字,没封黑龙王。

    不过冯一博对这个称号还算满意。

    虽然没有黑龙王威风,但当个海王也还不错。

    “东海郡……大魏……圣上……”

    后面就是一些应景的话。

    说了一些东海郡和大魏之间,自古已有的联系。

    又吹一吹景顺帝治理下,大魏是多么的昌隆。

    最后再说,正是因为这些,东海郡才会回归大魏的怀抱等等。

    本来精神的冯一博,听到有些昏昏欲睡。

    “大魏昌隆,堪比盛唐,千秋万代,!”

    “圣上英明,方才能使我大魏名传海外,有国献土归附啊!”

    正昏沉间,就听见马屁声声。

    冯一博知道是宣读完毕,连忙振作精神。

    “另,传圣上口谕!”

    没等这些人拍完,宫人再次上前,道:

    “有礼部主客清吏司郎中,兼,鸿胪寺右少卿冯渊。”

    听到点自己的名字,冯一博连忙上前大礼。

    宫人见他在丹陛之前,便继续宣道:

    “自任以来,勤于政事,宣扬教化,扬威海外……”

    说了一堆夸赞的话,冯一博听得都有些脸红。

    “此次只身出海,招抚东海国,大功告成之日,不逊开疆之功……”

    终于说完套词,下面就是最为关键的任命。

    “现特擢为礼部右侍郎,司长海外一应事务!”

    侍郎。

    等等!

    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

    冯一博听到这里,惊得抬头看了一眼丹陛之上。

    只见景顺帝正笑吟吟的看着他。

    冯一博这下彻底精神过来,连忙低头想要谢恩!

    在他想来,大概率是官升两级。

    或者,是官职不动,加个勋位之类。

    所以冯一博对此并无太大期待!

    说实在话,他也不是第一次立下大功了。

    虽然这次的功劳,和之前的性质不同。

    毕竟,剿倭之事不过是国内剿匪!

    若无赵文松胡搞一通,根本显不出他的本事。

    再加上当时官低位薄,即使升四级也不起眼。

    否则别提官升四级,能升两级都是皇恩浩荡了!

    但五品以上已经可称大员,每升一级都是极难。

    即使这次名为招抚,说是开疆拓土也不为过。

    但他已经官至五品,再连升四级就不像话了。

    何况相对来说,最大的封赏肯定要给到东海国那边。

    现在东海那边封个郡王,还为此搞出个东海郡。

    已经算是达到冯一博所预想的最好结果了。

    可现在,竟还升四级?

    成为侍郎一等了!

    冯一博的惊讶还在脸上,不及谢恩。

    没想到,这还不算完!

    “另晋上轻车都尉,以彰其功!”

    好家伙!

    别看短短几个字,分量不比侍郎轻上半分!

    这下好了,不仅官升四级,勋位也加了!

    所谓勋位,就是武勋之位。

    和爵位并称为勋爵,也是一种荣誉头衔。

    在大魏,勋爵之中,除了王爵之外,都没有封地。

    所以可以算是勋爵一体了。

    这个上轻车都尉是三品的武勋。

    说来和贾珍的世袭三品威烈将军,品级相当!

    当然,将军之位,即使是杂号将军,比都尉都要高贵不少。

    何况都尉不能世袭!

    勋爵分两种,一种只授终身,一种可以世袭。

    是否世袭,一般以军功大小而定。

    但均都要颁发诰券,以彰其功业。

    冯一博的功劳虽然不小,但已经有了黑龙王这个郡王在前。

    总不能再给他封的太高。

    就这,已经让满朝文武纷纷投来惊异目光!

    谁都知道他今天毕竟升官,但加勋位还是超出朝臣的预期。

    只是谁都明白了景顺帝对此事的重视。

    自然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提出反对。

    那样不是诤臣,而是纯纯在打景顺帝的脸。

    “钦此!”

    冯一博正思绪万千,听到这两个字就知道该谢恩了。

    他接过任命和勋位诰券,在丹陛前大礼一拜,口中高呼:

    “臣冯渊,叩谢圣上隆恩!”

    正所谓加官晋爵,冯一博这也算是一次都占了个遍。

    文官超擢为礼部右侍郎。

    还赐了上轻车都尉的勋爵。

    大魏太祖时就定下祖训:

    非社稷军功不得封爵位,封号更是非特旨不得予。

    上轻车都尉是三品勋位,而封号至少要是将军。

    可虽无封号,也非世袭。

    但文官加爵本就已经是凤毛麟角!

    何况有了勋位,就是勋贵中的一员了!

    上轻车都尉,虽然有俸禄而无实职。

    但从此冯家也是真正贵族门第了!

    任是世家子弟,也要高看一眼!

    82中文网迷糊又无奈的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