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红楼从辽东开始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三代之治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三代之治

    东北的特产多。

    人参,鹿茸,貂皮,黑木耳,松子,山野菜……

    随着大周海禁,金江镇独一份的渔政兴起,也促使增加了众多的盐场,还有不可计数的冰窖。

    专门寻找的众多的海岛上,为附近的渔船提供场所。

    有抹盐场以及冰窖,制造咸鱼,风干鱼,或者用冰块,运送冻鱼到岸。

    而金江镇的各城,更是修建了更大,更深,更多的冰窖,特别是镇江以北的寛旬一带,冰窖最密。

    一壶酸梅汤,一盆冰块。

    烈日炎炎下。

    树荫中。

    贾鉴讨好的从管家周吉手中,接过了夹子,亲自夹起冰块放入杯中,然后倒入酸梅汤。

    一杯冰镇酸梅汤,恭敬的递给了坐在椅子上的唐清安。

    唐清安不客气的接过。

    贾鉴才坐了回去。

    这回他可算是插手了将军的家事,虽然将军没有露出反感,但是他的内心,不如他表面那么平静。

    唐清安真的没有在意。

    一杯冰镇酸梅汤喝下肚,只觉得浑身舒畅。

    “大军云集后,远击蛮族大军,海州作为后方,是万不可疏忽的,而忠顺王态度不明。”

    贾鉴解释道。

    唐清安点点头,明白他的意思。

    忠顺王对金江镇抱有敌意,虽然实力远不如金江镇,但是也有数万兵。

    而且他与辽西走廊外的草原部落关系紧密。

    虽有朝廷安抚了金江镇,告戒了忠顺王,但是以忠顺王的胆大,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做出惊天之举。

    例如。

    趁着金江军在前线和蛮族大军作战,陷入焦灼的时候,突然出击海州,断绝金江军的粮道。

    金江镇靠着掏蛮族屁股起家,如何不晓得此招的厉害。

    一招能要人命。

    “忠顺王出手大方,辽西走廊外的草原部落,多被其拉拢,不可不防啊。”

    从蒙古出使回来的贾鉴,心中对忠顺王的防备更深。

    换做其余的人,可能不会不顾朝廷的旨意敢乱来,但是忠顺王不同,他是皇帝的亲叔叔。

    真要是让他做了,谁还能拿他如何。

    只有皇上才能对付忠顺王,而忠顺王却是皇上的亲叔叔。

    贾鉴已经提出了最为难的事,一旁的谢友成,身为军司的左司马,也不能袖手旁观。

    “不解决忠顺王,战事就无法顺利进行。”

    听完。

    唐清安放下手里的空杯,落在一旁的矮凳上。

    国内就是一个宝盆。

    金江镇靠着国内的货物,从中汲取养分,迅速的成长,获得不可计数的利益。

    所以。

    军司不建议对付忠顺王,不然会失去这个聚宝盆。

    那么如何应对忠顺王呢。

    唯有分裂辽西,促成锦乡侯府尽快到北镇,重建辽东节度府。

    既能瓜分忠顺王的实力,又能阻绝他与金江镇之间的道路,做不到肆意妄为。

    哪怕他真的起军,第一个面对的就是锦乡侯府,而有了准备的金江军,也有了更多的改动时间。

    贾鉴和谢友成,互相配合。

    谢友成说完,贾鉴又说道。

    “锦乡侯府虽然已经获得朝廷的准许,但是因为忠顺王在地方上的阻挠,一直无法成行,困顿于京城。

    需要更多的势力出面为其说话,至少让皇帝出声,让忠顺王在地方上无力阻挠。”

    现在对皇帝影响最大的是文官,是刘一儒。

    但是金江军能靠的只有国内的勋贵,也是因为国内的勋贵,金江镇才能一直从京城获得支持。

    地方上获得源源不断的货物,包括打开金陵海禁的口子,才有了济州岛的繁荣。

    为十万大军提供军资。

    贾府和王府。

    谁的作用大呢?

    当然是贾府。

    贾鉴是这么认为的,谢友成也是这么认为的。

    贾府虽然子弟不济,但是贾府在勋贵中的影响力仍然巨大,不是王府可比。

    只有贾府全力出手,加上金江镇的协助,才有可能促成锦乡侯府,压下忠顺王,尽快到北镇重建节度府。

    因为王子腾的出面,加上贾府的消极,众人忧虑将军会反悔贾府的婚事。

    毕竟将军对夫人的宠爱,众人虽然没有亲见,但皆有所耳闻。

    可是将军既然曾经提出,靠着国内物资,壮大金江镇的方略,金江镇这些年也一直这么做的。

    那就不应该半道改变主意,和贾府翻脸,从而影响金江军的发展。

    “我不会反悔和贾府的婚事的。”

    唐清安笑着说道。

    听到将军的话,两人终于松了口气。

    唐清安忍不住笑了。

    勋贵,大多数在开国之初是国家的柱石,因为在建立国家时,有功劳的人才能成为勋贵。

    但是常言富不过三代。

    勋贵也是如此。

    大周的勋贵,经过太上皇数十年的打压,无法展望志向,反而要收拢羽翼以自保。

    子弟养于富贵之乡,志大才疏,多半皆不成才。

    宁国府的贾珍,以较射为名,不到几个月,宁国府就成为了京城勋贵子弟的风花雪月之地。

    虽有贾珍的不对,也可见京城勋贵中的风气。

    如果。

    大周的民乱真的能入京城,那么金江军在京师和义军一决雌雄,如果金江镇有幸入主中原。

    国内的勋贵大多都要清除,还百姓一个清明。

    而勋贵是不可能消亡的。

    人人都想要成为勋贵,想要光宗耀祖,是人之常情,更是人发愤图强的动力。

    哪怕是唐清安的时代,国外的勋贵也没有消除,不过是换了个称谓罢了。

    不论是日后入主中原,还是征日本,远征海外等等。

    金江镇也会有更多的勋贵出现。

    想要一直立于世界之巅,那就应该和世界接触。

    为民族打下庞大的,无人能比的家业,和世界保持紧密的联系,永不会成为封闭的国家。

    才是符合大周民情的国策。

    至于未来科技爆炸,生活生态大变,那就是未来百姓,该决定如何的任务了。

    而不管如何变,统治阶层永远在。

    因为后世国外也是如此。

    鹰国的统治者,换来换去都是那些人。

    而扫除大周国内的勋贵,那是未来的事,并不妨碍现在的金江镇,借助大周国内的勋贵发展壮大。

    两者并不冲突。

    贾府的旗帜,远不是王府能比。

    而荣国府二房的贾政,贾宝玉,唐清安想不出这两人,日后会对金江镇造成什么麻烦。

    倒是王府却不一定。

    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荣国府的二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此时。

    有人匆匆进来,送上京城陈德言的密信。

    唐清安接过来一看。

    “贾敬去世了?”

    情不自禁的说道。

    谢友成听到了,没有太多的出动,而他身旁的贾鉴,却愣住了。

    贾鉴来自国内。

    他年轻的时候,就久闻贾敬的大名。

    唐清安把密信递给两人,看到了贾鉴发愣的神情,并不以为意。

    虽然京城已经很多年没有贾敬的消息,但不代表此人就没人关注了。

    镇国公府,理国公府,齐国公府,治国公府,修国公府,平原侯府,定城侯府,襄阳侯府,景田侯府。

    史府,王府,薛府……

    这是一个时代的弄潮儿,却因为浪潮而淹没。

    哪怕眼睛并没有看到,唐清安也知道现在京城有多么的轰动。

    红楼的原文中。

    皇帝得知,第一时间就下恩旨,不但贾府中人谢恩,连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称颂不绝。

    这段原文就可以知其影响力。

    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称颂不绝。

    所有。

    说明了哪怕有敌视勋贵的大臣,也不敢在此事上不称颂,不出声都不行。

    传说的陨落。

    这还是贾府已经在衰败的形势下发生的,而现在的贾府,不提多么荣耀,根基一道更为的稳健。

    唐清安已经料到,贾敬的后事有多么的隆重。

    “贾敬的临终遗言,外人并不知道,但是告诉了三弟,其中就有催促贾政促成婚事的要求。

    既然如此,你们商议下,谁适合代替金江镇去吊丧,同时商议婚事。”

    这些年来。

    荣国府一直不急于婚事,有担忧自己的顾虑,而贾敬却一直未催,唐清安有猜测。

    此人也后悔了。

    后悔的是没有定下宁国府的姑娘,当时因为年龄太小,而选择了贾探春。

    不过现在贾敬去世了,家里的姑娘要守孝。

    拖延不住,因此改为促使荣国府。

    虽然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是临死了,都要为家族用尽心思,这就是大周人啊。

    “定下了婚期,就让贾府立刻出手,还有史家,王家等,都要帮助锦乡侯府。”

    唐清安坚定了主意。

    辽东虽大。

    但是势力太多。

    金江镇已经有了打败蛮族的信心,但是却要顾忌周围其他的势力,久久不敢轻动。

    柳湘莲要去日本,日本的天时不可错过。

    现在的时代,日本是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国家。

    而德川幕府的三代之治,已经到了繁荣的前夕,其余不提,人口会越发的暴涨。

    如果不借助日本的已经不多的天时。

    完全硬碰硬的去消灭日本,至少目前的金江镇,是没有这份底气的。

    抓住不多的天时,步步破坏德川幕府三代之治的和平,最后一举破灭对方,这是唐清安的方略。

    但是时间不多了,没有浪费的余地。

    “军司的重心,要立刻调整为对蛮族大军的作战安排。”

    听到将军的话,谢友成一脸的郑重。键盘战斗家的红楼从辽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