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明奉国将军在线阅读 - 第138章 铸造局搬迁杭州府

第138章 铸造局搬迁杭州府

    “没有那么复杂,明州府并不大,只要我军围住定海、慈溪、奉化、余姚四县即可。”朱连壁摆摆手,打断黄毓祺的话头。

    “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在执行这项计划,黄兵卿、蔡聪、王翊、李长祥、王朝先各营兵马,所驻扎的镇县,不就是与四县毗邻?”

    “殿下说的是,现在我们只需要向前推进一步,就可以扼控各县,只需要把各县百姓,全部收拢入城中安置。”

    “让清军劫掠不到一丝一毫,清军仅凭明州城一座城池的粮草,肯定支撑不了多久。”

    姚启圣见朱连壁支持自己的观点,也是大受鼓舞。

    “不过,现在有个问题,黄斌卿这帮人,说白了就是墙头草,我已经接到几封密告奏报。”说起这事,朱连壁也是颇为头痛。

    近来他已经接到几封,状告黄斌卿和蔡聪的密信,第一封密报内容写的是,蔡聪曾在海宁城下,射杀了方国安叔侄。

    这封密报是方国安昔日手下总兵官,任和派手下心腹,送到太子府上的。

    无独有偶的是,王翊也派手下,给太子府送了一封密报,说是黄斌卿与郑彩关系匪浅,还说此人有投奔郑彩的念头。

    而另一封密报,则是李长祥送来的,密告黄斌卿杀了定海镇总兵王之仁一事,是因为黄斌卿手下有人,与清军明州守将叶臣,存在密切联系。

    一下子接到几封密报,都是有关于黄斌卿、蔡聪的,这让朱连壁也是心生警惕和怀疑。

    为此,在接到奏报之后,朱连壁便让赵彪,安排锦衣卫小旗张安、张平兄弟,带着密探,前往黄斌卿、蔡聪的驻地,暗中调查此事。

    “殿下,既然这些人不可用,臣建议立即拿下他们,以免尾大不掉。”姚启圣小眼睛一转,果断的建议道。

    “这几人都手握兵权,突然下令捉拿,容易引起兵变。”黄毓谨慎的说道。

    “殿下,是不是可以派吴六奇率领前锋军骑,打着进攻明州的旗号,前往明州,在路上路过驻地之后,把这几人拿下审问?”

    “我亲自去,事关大局,只有我亲自去,才不会让这些人起疑。”朱连壁想了想,决定自己亲自走一趟。

    “殿下,您是万金之躯,不可轻易冒险啊。”黄毓祺有些焦急的劝谏,表示反对。

    “做大事岂能惜身?如今还没到坐享其成的时候,这事就这么定了。”朱连壁腾身而起。

    “姚启圣,立即起草制令,命令沈沵、郭虎、毛元俭率领忠贞军,撤出严州,向金华、处州进攻。”

    “命令李成栋、李之芳率领血牙军,进驻余姚城。”

    “给吏部递公文,任命刘洪起出任严州知府,兼任卫指挥使,全权接管严州府军政大事。”

    “任命吴承鸣,出任绍兴知府,倪广成,出任绍兴卫指挥使。”

    朱连壁原本的计划,是在十月下旬,再发动对明州、金华、处州的攻势,但现在局势发生变化。

    他也只能提前进行了,好在大军已经休整半个月,加上接下来这几场战事,应该不会很激烈。

    除了明州是块硬骨头,金华和处州目前的清军,都只有一营左右人马,也就是三千人马防守,而且大多数都是收降的明军士卒。

    “黄毓祺,后日一早,我与姚启圣出发,你留在太子府,协助军需之事。”

    朱连壁见二人已经把自己的制令记录了下来,再次说道:“左庶子顾炎武,锦衣卫指挥使周通,过几日将会从松江府抵达杭州,这次他们会押解五百颗红夷大炮的炮弹过来。”

    “到时候,由你给湖州的李成栋部,调发一百颗过去。”m.zwWX.ORg

    “杭州府留下一百颗备用,其余三百颗,全部送往余姚,待炮弹到齐,我要试试效果,看看能不能炸毁明州城门。”

    嘉兴、海宁、桐乡几次战役下来,一共缴获清军四十六门红夷大炮,目前湖州府李成栋军中有十二门。

    杭州城和海军衙门留下二十门,剩余十四门大炮,李成栋的血牙军中有八门,沈沵的忠贞军中有六门。

    这次顾炎武从松江调回杭州府,不只是运送炮弹回杭州府,而是因为松江府的铸造局,朱连壁决定搬迁到杭州府。

    松江铸造局,虽然地处长江口,但江南地区缺乏矿产资源,不利于火炮制造和生产。

    而杭州府原本就设有工部的军器局,论起铸造枪炮的规模,杭州军器局,一点不差于宋军铸造局。

    为此,朱连壁在杭州举行完冠礼大典的第二天,便下制令顾炎武协助,工部左侍郎宋应星,铸造局主事赵应,王征、李光平、虞万鹏、万学明一帮科学家。

    让他们搬迁至杭州军器局开展枪炮,科学工业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朱连壁期待的西洋人才汤若望,以及他弟子南怀仁,还有一帮西洋传教士,受到李光平的邀请。

    抵达松江府,受到宋应星和顾炎武的热烈欢迎。

    而这一次,他们也将会一起赶来杭州府。

    对于朱连壁来说,汤若望的价值,绝对不亚于一支军队,这老家伙除了一个传教士外,还是一个真正的枪炮专家。

    大明的红夷大炮铸造改良,他都有份参与,朱连壁相信有了汤若望的加入,他所期待的迫击炮,相信用不了多久,定会制造出来。

    这边朱连壁的制令刚刚下达,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郑三俊、袁枢等人,便纷纷赶来求见。

    “诸位大人,你们的来意,我已经知晓,不必多言,孤王心意已决。”朱连壁不等他们开口,便强硬的说道。

    “在此我立个规矩,直言相谏者无罪,但本王同样可以一言否决。”

    “如今国事艰难,孤王若不能身先士卒,大明江山何时才能中兴?”

    “现在,孤王冲锋在前,就是要告诉天下百姓,孤王重振大明,中兴大明的决心,不成功便成仁。”

    “诸位大人,孤王不在朝中期间,遇到紧急事务,内阁商议决定,若不能决断,可以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朝中事务,三天一报,拟好折子,由司礼监提督李公公,呈送与军前,本王会批复,诸位大人各司其职,进行决断处置即可。”

    见朱连壁态度坚决,已经七十多岁的郑三俊,哭到在地,以头触地喊道:“太子殿下,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老臣心服口服。”

    “臣等谨遵太子殿下制令。”袁枢、张名振、路振飞、陈潜夫、曹玑、王昌时六部尚书,见郑三俊都不再反对,遂纷纷跪倒在地。

    (皇帝的命令是旨意,监国太子的命令则叫制令。)明末逐鹿的大明奉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