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孔子本就是大司寇,公廨又何不
一番抽茧剥丝,仪礼和义理上的事都清楚了。 朱墨想着大道祭孔,这件事实在不同凡响,这文章要做好,那就要直陈本朝以尧舜大道立国之旨,那就跟自己早先的《运朝疏》连起来了。 试想, 正因为太祖以大道立国,那才有运朝可言嘛。 想到这里,他也是感慨非常—— 若不是上回高拱背后捅一刀,来了这几个书生解围,自己恐怕很难明白尧舜大道,那就始终与百姓隔着一层,难于找到真正的力量源泉。 神思浮想之际,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道:“何大师,你看这样可行吗?吾想在祭孔当日,为舟山公廨行开衙之礼?” 舟山公廨 首发&:塔>-读小说 什么鬼? 三人自是彻底懵圈了。 他又解释道: “吾准备成立一个衙门,专门审理那些舟山倭寇。其实呢,这几天已经审了差不多了,拿住了他们杀人放火的证据,只不过,这些人不仅有明朝人,还有佛郎机、朝鲜、倭国、琉球各色人等,朝廷并无衙门可以定罪啊…… 吾呢,琢磨着成立一个专司明朝人与外邦人互犯的衙门。对这些倭寇呢,就定个战争罪,严重的处斩,其他的徒流杖配……大约就是这么一个衙门吧……呃,吾想着,干脆也挂在孔门名下,祭孔当日就一起开了吧!” 这? 虽然也似乎有道理,可怎么听着就那么怪呢? 但这三人毕竟是当今的一流人物,且也已经知道十二国宣战的事,于是立马就转过来了—— 大明既然是上国,自然就能裁决诸国商民之间的事。倭寇杀人放火,可谓是坏透了,与一般的敌国不同,要惩治他们,确实就应该坐实其暴虐之罪。 吕坤忍不住赞道: 讨论群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好!子玄,我看可行!十二国说那些倭寇是商民,子玄拿住他们杀人放火的证据,那就要昭告天下、明正典刑!我想,天下人心都是肉长的,应该没有不服,如此一来,十二国也无话可说了!” 嗯嗯, 李贽也道: “正该如此!孔门不是历来讲王道无差吗?难道孔孟之道还管不了这些杀人犯或的外邦人?” 何心隐想了一会儿,却是有一丝忧虑,道: “话虽如此,理也不差,可儒门总不能与法家混淆啊……子玄啊,我不是反对法家,也不以孔子为圣,而是说,各是各的,不能混为一谈……如果在祭孔仪礼上说,恐怕会有人不服啊……” 呵呵, 朱墨点点头,对他的审慎很是佩服,深感此人确实是一代大师,对荤荤大者,总是能保持清醒的目光。但是,这次他却是学业不精了—— 记得某乎一个大神说过,孔子的《春秋》,实际上有很多判例法。所谓春秋大义,就是用案例来陈述王道原则。 方才, 扣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他也看了系统了—— 【进程:舟山公廨,16世纪的第一个国际法庭;】 【性质:专门审理东亚诸国战争犯罪的机构,审理对象为跨国有组织暴力行为;】 【法律:孔子的春秋判例,唐律的化外人条款,皆为国际法渊源;】 【可行性:85%;】 【建议:立刻搞。】 呵呵, 朱墨当下只是淡然一笑,娓娓道: “何先生啊,孔子难道没有做过大司寇?吾看,这是名正言顺吧?你想啊,吾要是不讲仁义,早就把历港夷为平地了!还用得着那么麻烦?之所以还留着这些人,就是要审清罪证,然后才能惩处,否则不就是不教而诛了吗?王道无差,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难道也讲不通?” 大司寇?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哈哈哈, 李贽忽然大笑,道: “子玄兄啊,太对了!舟山公廨那就该是大司寇的衙门!而且是大明和各邦共同的司寇衙门!哈哈……” 然也, 然也, 吕坤也是含笑点头。 何心隐又琢磨一会儿,喃喃着: 司寇? 公廨? “我看也有道理……这些寇盗荼毒各国,谁也管束不了,如果能以王者中平之道裁处之,那也是尧舜大道、大同之旨……”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嗯嗯, 这就对了, 朱墨颔首道: “你们想啊,舟山公廨专司跨国罪犯,这也是春秋之旨啊……孔子奔走各国,不能行道,于是作春秋,贬刺乱臣贼子……如果当时有一个公廨,能够审理各国乱臣贼子,那岂不正是天子之道?吾看啊,孔子是愿意做这个公廨的司寇的……吾给你们说,这就叫国际法。” 嗯嗯恩, 国际法,国际, 三人听得有点出神,感觉也的确就是这个道理。孔子当年如果建立这么一个公廨,也就不用写春秋了,直接审理、惩罚就完了 四人计议妥当,何心隐很快就写出了仪礼。 朱墨深知此事十分紧急,回到词人祠,跟张居正商议一会儿,张居正自是十分赞同。两人连番催促,让张翰当日就下发文书,令全省七品以上官员全部都要参加。 …… 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三日后, 衢州新桥孔庙。 朱墨、张居正领头,身穿一身青布儒服,恢复到了书生本色,看上去反而更亲切了。殿前,本省和其他三省官员黑压压地站了一大片,也全都穿着儒生冠服。此时,自是人人肃穆,连严家那些人都噤若寒蝉。 何心隐、颜山农两人主祭,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礼仪,一丝不苟。 朱墨、张居正在第一排并行,身后是张翰、刘应节、谭纶,第三排才是其他官员。本来胡宗宪也应该在第一排,但他如今被严家当成了替死鬼,自是不方便露面。 朱墨今日也才知道,释莱礼,其实还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故事。当时孔子被困于蔡,忍饥挨饿,门生们信心不坚,只有颜回每日采摘野菜,清晨就放在孔子门户前。这就是释莱礼的由来。 这一层典故就非常有用—— 它可以昭示天下人,孔圣人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偶像,而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人。孔孟之道,也不是严嵩严世蕃解读的那么凌厉狠毒、不可亲近,而是饱含仁义、平易近人的。 他第一次参加这种繁琐的礼仪,也注意观察,但见何心隐参照古礼又稍作变通的仪式,实在很有法度,比如,祭品几乎全都是素菜,没有三牲。第一排是鱼、李、栗,第二排是榛、菱、芡;第三排是芹、菹,都是非常简单、非常常见,寻常百姓天天都能吃到的蔬菜野菜。 朱墨觉着,这套东西也有它的意义,最起码,可以纪念孔子当年的困辱,也能传习俭朴为学的风气。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正思忖间,很快就行礼完毕, 轮到朱墨念祭文。 这篇祭文,是李贽、吕坤两人先写了初稿,朱墨又修改一番,花了好大心思才弄出来的。应无物的大明:从1566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