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耕耘贞观在线阅读 - 第四章 二十万

第四章 二十万

    李泰与窦静告辞,在回司农寺的路上,对赵元楷说道,“赵少卿,窦司农说你熟悉司农寺内事务,我正巧有些事情望你帮忙,不知是否劳烦到你。”

    “越王您言重了,有什么事情,还请尽管吩咐!”赵元楷面对李泰恭敬道。

    李泰道:“窦司农认为蝗灾唯有天神能救。

    但我华夏自古以来天有苍穹,女娲补天,洪水肆虐,大禹治水,百姓菜色,神农耕谷。

    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若人不自救,天如何能救,人若不自助,则何人能助。”

    听着李泰的话语,赵元楷微微有少许感触。

    不过到底只是八岁孩子,若说让赵元楷倒头就拜,震慑于王八之气下,自然是痴心妄想。

    而李泰说这些,也只想提升下赵元楷的积极性。

    毕竟自己没给钱,那就只有精神上给鼓舞了。

    李泰酝酿了一会儿,继续道,“我认为想要治蝗,需得寻他天敌,等到蝗虫来时,让其有去无回,而不是祈求蝗神,听天由命!”

    “蝗虫的天敌是?”赵元楷接着询问道。

    李泰道:“只要还没形成飞蝗,能食蚂蚱的禽类都能成为它们的天敌。

    相对来说鸭子容易饲养,至少想办法饲养一季,到七八月份。

    所以,我希望你能在城外寻处田地,派人饲养鸡鸭,数量越多越好,倒时定会有大用。”

    “元楷定然把这件事情给办理的妥当。”赵元楷神色严肃的答应下来。

    李泰看着赵元楷的积极样子,心中有几分不安,自己又不是王八,哪里来得王八之气,让他这么的靠拢过来。

    李泰道:“还请辛苦大人,回去列出个章程,明日可来我府上找我细细商议,唯有筹谋万全,我们才能顺利把这件事落实下去!”

    “越王有心了!”赵元楷听到李泰的话语,倒双手抱拳,对李泰恭敬道。

    李泰与赵元楷说完,便告辞回府,甚至连回司农寺的兴趣都没有。

    李泰明白自己又不是去司农寺里面任职,待在那里查阅卷宗没任何意义,还不如盯紧抗蝗这件事情,然后做出成绩就足够了。

    李泰明白,如果窦静没亲眼见到蝗神庙对抗蝗没用处,那他是不可能支持自己计划的。

    所以抗蝗的事要慢慢来,要找到他与自己联手的契机。

    想干成一件事情就不能光看别人笑话,而是要竭尽全力的联合所有能联合的力量,路途同归,只要目标想同,求同存异的拉拢更多力量才是正常的选择。

    李泰回到越王府,唱名之后,白鹤第一时间便迎了出来跟在李泰身边。

    李泰直接回到书房,抗蝗具体事情,还要等赵元楷过来才能一起商议。

    毕竟自己大道理会讲,但是真的落实到雇佣多少人,买多少鸭子,在哪里放牧,需要多少钱等等不是非常清楚,所以需要赵元楷整理好资料,明天过来才能一起商议。

    至于自己找卢安寿打听了一下赵元楷的事宜后,就开始老老实实的抄写《礼记》了。

    虽然只有五千多字,但却用毛笔写的,等到写完,手都有点抬不起来了。

    李泰让白鹤收拾收拾,便让她先退下了,李泰打开了自己的一个黑色抽屉,甚至连这抽屉内部的空间也都是墨色了。

    李泰一如往常的看了看那根斜放在书本侧的头发,但这次,头发已经被压在日记本下。

    “母亲总算想起翻阅日记了,出来都这么久了,若母亲再不来拿日记,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写下去了!”李泰一笑,拿出这本日记,继续写今天的事。

    六岁,自己学完《千字文》后,就正式开始写日记,从而做好与父母间的沟通。

    一开始,只是写些今天晴明天阴之类的话语,但到后来慢慢增加到阿耶今日夸奖,心中甚喜,阿娘给青雀做新衣服手真巧等等,写下具体例子与感受,多捡能让父母高兴话来写。

    写好则以镇纸将其压好,等待它慢慢晾干。

    这过程中,这书房会有内侍会进来整理,甚至长孙皇后也偶尔进来查看一下功课。

    就算长孙皇后没偷窥,但自己也会主动以整理成册为借口,每个月让人把这日记装订成册收藏好,这个过程中可操作性自然就强了。

    父母这种生物,只要是识字的,在知道你写日记后,基本上都会来看日记几眼。

    为得就是尽可能了解孩子,对孩子来说,也许这是唯一能让父母倾听自己声音的渠道。

    至于效果……偶尔也会记上自己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小事情。

    比如兄长抢了我的甜点玉露团吃了,妹妹见我玉露团被兄长抢走,便拿出自己那份给我,可我若拿了妹妹的玉露团,与兄长何异,便拒绝了。

    然后第二天,李承乾就因为背不出春秋左传而被罚站。

    反正那段时间,只要李承乾干了坏事,那可就老惨了。

    原本以为,在自己开府后,写日记这种手段可能用不上了。所以原本打算维持一年时间,然后慢慢戒掉,但现在没必要了,一个稳定跟父母沟通的渠道还是很重要的。

    毕竟写日记的人能有什么坏心思,不过只是自己跟自己说说心里话而已。

    此刻,李泰把自己与窦静的理念不同,以及自己想要尝试驯养禽类以治理抗蝗的心思,全部写到日记里面,才小心的将这本日记重新放回木格里。

    李泰看着这根头发,倒没再放到暗格中,而是随手把这根头发给弹飞了。

    李泰喃喃,“既已知母亲动了日记,那这警戒就没必要了,次数多了反而会被发现。

    我原本要得就是要把日记送给阿耶与母亲去,现在这渠道倒重新建立了。

    我的书房,在越王府中只有白鹤能独自进入,想来动这日记的就是白鹤了。”

    说实话,在任何的世家豪门中,书房都是重地,能进出书房的基本上都是心腹。

    而白鹤是长孙皇后安排给自己的大丫鬟,基本上在女主人没有期间,白鹤操持着整个越王府的内院,所以能合理进出自己书房而不会让人怀疑的也就只是白鹤。

    而白鹤忠心长孙皇后或者李世民,而不是忠心八岁的自己,在李泰看来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只要是正常人都不会忠心一个八岁的孩子,顶多是基于孩子的父母进行照顾。

    所以,李泰对自己身边多个父母的眼线,倒也没太多感触,反而感觉几分庆幸。

    只有纯粹的自私之人才会追求所谓绝对忠诚,容不得一点点瑕疵。

    但现实就是要求同存异,和光同尘才是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

    只要是人就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立场与意志的,上位者需要的是能够志同道合的战友,而是麻木忠心的奴才。

    很快第二天到来,李泰一如往常的在白鹤打理下起床,跟着卢安寿锻炼。

    而自己才刚锻炼完,赵元楷一大早便来求见了,着实殷勤的有些过分。

    不过,昨天李泰到也稍稍打探了一下赵元楷的事迹,知道了赵元楷的一些小道消息。

    赵元楷近期在司农寺中被窦静公开的批评过,所以司农寺的下属官僚见到赵元楷都绕着走,免得被赵元楷牵连。

    当然,赵元楷在司农寺中到底是有身份有能力,想要使唤人还是能够做得到的。

    只不过,窦静上得李世民信任,下受到司农寺官员的拥戴,赵元楷被窦静公开批评了,自然在司农寺里面有几分抬不起头。

    所以现在的赵元楷也憋着气,想做出一番功勋来。

    这次抗蝗,既然窦静那边连冷屁股都没得贴,所以当李泰这意料之外的人出现时,赵元楷果断的过来烧冷灶。

    尤其赵元楷本身就近似佞臣,自身严格来说还是法家出身,所以对天人感应什么的那一套反而不怎么相信,感觉李泰这套多少靠谱一点点。

    对这种人来说,只要动力足够,实际上很容易成为能臣干吏的。

    “见过越王!”赵元楷见到李泰,恭恭敬敬的对着李泰行礼。

    “免礼赵少卿,早饭吃过了吗?要不一起吃。”李泰一边吃着早餐一边,赵元楷询问。

    “谢越王,下官已经在府里吃过了。”赵元楷摇头道。

    “那你等我一下,我们吃完,就去书房谈事。”李泰连忙狼吞虎咽的把早餐吃下。

    吃好后,便用汗巾擦了擦嘴,放在桌子上让下人收拾。

    正准备离开,李泰转身对白鹤说道,“你一起来,把我跟赵少卿的商议话语记录下来,有这作为参照,以后更好做事。”

    “诺!”白鹤听到李泰的话语,尊敬的对李泰回答道。

    很快,李泰跟赵少卿来到书房,赵少卿便开口道:“根据越王要求,需要建立鸭子以抵挡瘟疫,我昨日前去太仆寺寻典牧署清点鸭禽数量,约有过万之数!”

    “过万……数量这么少的吗?”李泰不由有些愕然,这可是长安鸭子,就这么多合理吗?

    “朝廷养马养牛才是正事,鸡鸭禽类多数只是供应宫中偶尔的吃食,而且……”

    赵少卿小心翼翼道,

    “鸡鸭若养得太多容易出现瘟疫,一死便是死了一大片。不过民间也许有富户会小养几只鸡鸭,算是补贴家用。”

    “我们能要来多少鸭子,派遣专人进行管理。”李泰认真询问道。

    “最多五千,毕竟总不能让典牧署断了鸭子这品类!”赵少卿回答,显然做了准备。

    “那就借这五千!”李泰深吸了一口气,道,“需得你寻找一批养鸭子的能手,将鸭子或者五百或一千的进行分批养殖,到时候就算真出问题,至少不会全部死亡。”

    赵少卿从容道:“还请越王放心,这件事在下能够办妥。

    因为蝗灾,城外土地多数空值,想要寻找到养鸭的地方倒是不难!

    至于人手,我也已经跟借助典牧署借了二十人来人,我们司农寺再出一些人,临时把五千鸭子照顾好还是没问题的。”

    “还不够!”李泰摇摇头道,“只有五千鸭子,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了五月份的蝗虫。

    而我们最起码要抵挡住七八月份的这波蝗虫,为冬小麦的种植争取最后机会。

    所以想遏制住整个关中的蝗灾,那鸭子数量少说也要二十万只以上!”

    “二十万只……”赵少卿愣了愣,喃喃道,“越王,我是不是听多听了一个万!”

    就算是一直在旁边做会议记录的白鹤,也放下了手中的笔愕然的看着李泰,这个数字此刻真写不下啊!

    隋唐到了繁荣阶段,因为对鸡肉的需求,对禽类选种和禽蛋选择以及家禽养殖上的公母搭配比例对孵化育雏的影响有了认识,鸡鸭才在民间大规模的开始饲养。

    至于出现“牛粪孵化法”、“火焙法”和“汤(火寻)法”等人工孵蛋技术更要追溯宋朝!

    而现在还只是贞观初期,甚至还是遭了灾,压根就没人去想什么人工孵卵这种事。

    所以李泰说出这目标,不论赵少卿还是白鹤都充满了惊愕。

    “所以做这件事,需要人才,土地和资金!”李泰认真道。

    “还请越王细说!”听到李泰的话语,赵少卿不由神色严肃道。

    李泰解释道:“首先我们需要人工孵蛋的技术,这需要人工孵蛋的人才。

    我们抗蝗能不能成功,人工孵蛋这项技术能不能攻克,就是最关键的一项。

    攻克这步后,我们需要大量饲养人才,至少在鸭的数量到达二十万只后,不会引发瘟疫。

    避免蝗灾还没去,鸭瘟却先来了,这就需要我们足够的人才储备。

    在土地上,我知道鸭子生活的地方需要有水,同时生活地点不能太小,不然也容易生病。

    到了城外,那些饿急眼的百姓会不会对鸭子动手,是不是要保护它们,这也需要考虑。

    同时,等到鸭子数量上升,那给鸭子的食物也会成为负担。

    二十万只鸭子,想要全靠他们自己觅食是不现实的,我们肯定需要补贴他们伙食。

    所以想完成这一切,钱是必须的,而且需要大量的钱!”

    “这不能向朝廷要吗?”赵少卿略带着几分疑惑的询问道。

    李泰很是震惊的看着赵少卿,道,“你觉得朝廷会为还没证实的事拨款给你?!”

    赵少卿思索了一下,无奈放弃了,因为他发现至少前期,真只能贴钱干活,指望朝廷拨钱,那是不现实的。倚夜听雨的耕耘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