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耕耘贞观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八章 以医者为荣

第五十八章 以医者为荣

    “你是说,你把我十万只鸭的分红变成了这些砖块!”

    李世民却是有几分哭笑不得,虽然自己富有四海,但这可是这分红可是意外之财。

    就算你是我儿子,但你怎么能动这笔钱!

    李泰知道李世民没有处罚自己的意思,理由非常简单,至始至终李世民都没见到过那笔钱,具体多少都是李泰说了算。

    十万只鸡鸭,李泰算他每只三十文,那也就是三百文钱,也就是三千贯。

    这钱对皇帝来说算得了什么,真正重要的不是钱本身。

    李泰继续道,“若是阿耶不想要这笔分红,那我自然直接换成现钱给阿耶。

    不过这三千鸡肉干,那就要以我的名义捐献给军队了。”

    听到李泰这话,在场文臣顿时明白了李泰的意思。

    很显然,李泰想要避嫌,想要把施恩的机会让给李世民。

    如果李世民选择算作分红,那这笔钱便算是李世民出的,那拿到这肉干的将领自然会对李世民产生感激,否则那感恩的对象就是李泰了。

    魏征果断站出来,开口道:

    “圣人鼓励越王饲养鸡鸭根除蝗灾,如今留下鸡鸭场更有了营收。

    此刻越王以成果赠圣人,乃是乌鸟反哺,圣人收下越王成果,乃是全越王孝心。

    此事当为一时佳话,何必再说什么黄白之物,反而淡薄了父子情深。”

    杜如晦与房玄龄听到魏征的话,两个人相互对视一眼,果断用眼睛交流起来,

    “这老小子还是这么的会舔,这种话我真说不出口啊!”

    “忍忍吧!”房玄龄的眉毛跳了跳,道,“朝廷上懂得圆滑的谏臣不多。

    要是他不在了,难道要我们两个对圣人直谏不成,那多伤君臣情分。”

    好吧,听到魏征出来说话,李世民摸了摸胡子,觉得魏征说得相当正确。

    而李泰则满脸意外的看着魏征,按照传说,魏征就仿佛是贞观铁头娃。

    是不是贞观第一名臣不知道,但肯定是贞观第一谏臣,结果自己遇到的几次完全不像啊!

    在这件事情上,房玄龄对魏征这从对手到队友的家伙更加具有发言权。

    比如唐太宗算是开国之君,就到底是创业难还是守业难进行发问。

    房玄龄作为陪着李世民打天下的第一谋主,肯定是说创业难。

    既体现了自己的阶级立场,又体现了自己与皇帝的君臣关系,而且还暗捧了李世民。

    但房玄龄很快就明白了什么叫做不讲武德!

    因为定位是谏臣的家伙,居然拍马屁,而且是顶尖的彩虹屁!

    魏征回答,创业之初,帝王应天命而起,天下仁义加身、民心所向,同心协力下自然不难。反而大业成就后,更容易大兴土木,与百姓们想休养生息的想法背道而驰。

    所以守业更难!

    然后房玄龄就傻了,魏征前面夸李世民天命所归,后面将夸李世民恪守品德,与民同心。

    最重要得是,这家伙说得一脸严肃,仿佛不是在夸奖李世民似的。

    这是谏臣应该做得事吗?!

    房玄龄很是清楚,这一局自己被比下去了。

    实际上不只是这个例子,还有贞观刚开始,对良臣和忠臣的自辩等等。

    都能看得出来,魏征不像是一个秉直刚强的直谏大臣,反而充满了圆滑与机智,最重要得是很会拍彩虹屁!

    看了他的具体事迹,常常给人一种他不是谏臣,而是媚臣的感觉,很是奇怪。

    此刻对魏征来说,最重要得是不能让李泰与兵权有什么瓜葛,从而避免玄武门的事情再次发生。

    还好越王年龄虽然小,但到底是有甘罗之志,事情还是拎得清楚,知道不能碰军权!

    所以,便以李世民红利的理由把这些物资交了出来,送给军队。

    “玄成所言甚是,那我便收下青雀的心意了!”李世民看看李泰,道:

    “青雀如此体恤国情,承担重责,我也不得不赏。

    正好秋渐东来,我便赐你《快雪时晴帖》抄写一千遍吧。

    只要有一帖能与此行书六分神气,这《快雪时请帖》便赐予你了,春节前把抄写的给我!”

    “谢阿耶!”李泰感动得眼含热泪,差一点就要哭出来了。

    对于李世民给李泰赐下《快雪时请帖》魏征、房玄龄和李承乾等人都流露出了几分羡慕。

    实际上,就好像罗马那地方自从凯撒开始喜欢丝绸带起了丝绸热一样。

    整个贞观时期,因为李世民酷爱王羲之的书法,所以也自然的爆发了书法热,其中王羲之的书法自然是上上品。

    所以对李世民赐予李泰《快雪时晴帖》,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李泰十拿九稳了。

    但实际上李泰自己明白,想要写出六分神气自己真的做不到。

    其中的问题很是复杂,简单的说,这时代对字有着几分虔诚,更有着几分崇拜。

    写字时就仿佛把自己的精气神会自然而然的融入到字中,从而彰显出一个人的风姿。

    见字如人这句话在这个时代真不是什么空话,看字主要就是看神。

    但李泰的问题是,李泰对字从没有这般虔诚的情感。

    这让李泰写出来的字,就是没有那种艺术的神韵,反而像是一个个看似标准,实则没有任何的精神寄托,充满了雕版的匠气。

    换句话说,李世民自然知道李泰的问题,他立下这个规矩的意思,就是李泰写一千幅字,只要里面有一个能够合格,那就送《快雪时请帖》给李泰。

    这奖励对李泰来说,就好像想进世界杯的中国男足一样,看似目标简单,但却希望渺茫。

    面对这种情景,李泰能怎么办,应该谢还是要谢的,感谢了李世民后,便跑了!

    李承乾看着李泰离开的背影,听着父亲与重臣们开始继续的商量李泰的所提出来的建议。

    那些鸡肉干和医疗营直接交给李靖来安排倒好并不为难,倒是李泰所说的专业徭役队伍,这让众人们纷纷议论,在讨论是不是有必要专门养一支徭役队伍。

    毕竟李泰这支徭役队伍的效果,众人是看见了的,可以说这一支人数算不上多的徭役队伍,包揽了整个高陵的徭役,但完成效率相当好。

    比较起每年临时叫百姓服徭役,这种专业徭役队伍,好像更有效。

    所以一群人在讨论,租庸调制要不要进一步专业化。

    最终还是杜如晦表示,还是先看看高陵县徭役队伍的表现,等到有了结果再说一二。

    最重要的是,专业化了这些徭役的钱谁给!

    众人看了看,暂时没下文了。

    说实话,李承乾非常羡慕李泰这种所提意见,被一堆重臣讨论的样子。

    如果可以李承乾也希望自己提出来的意见能够被众人所关注,重视,讨论,然后实行。

    但现实却是,自己尝试着模仿这些重臣的奏章进行书写,但最终父皇虽然夸奖了自己,却也丝毫没用自己所提政策的样子,甚至没跟群臣进行讨论,顶多夸奖炫耀。

    说实话,李承乾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李泰所提的意见就值得重视,但自己的却不行。

    对于这点,那是理所当然的。

    李承乾提出来的建议哪怕再怎么样的花团锦簇,但只要不是不得已的情况下,那就没人会选择丝毫没有实际从政经验人的建议。

    但李泰不一样,虽然李泰看起来笨笨的,干得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是吃力不讨好,至少短时间内都看不出什么成果,至少聪明人都不要走李泰选择的这条笨路。

    解决蝗灾如此,创建学府如此,甚至成为高陵县令相对于越王来说也实在太小了。

    但李泰就这么一步一步的走来,踏踏实实的解决遇到的每件事。

    期间有窦静的不合作,有学府教师人才的甄选,有图书馆的建立,更重要得是,向长安涌来的灾民,被李泰消弭在了无形。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让朝中重臣都认可了李泰的才能。

    李泰是不是能像是甘罗一样能在十二岁当宰相,所有人都表示怀疑。

    但李泰用来治理一个县的能力绝对够了,哪怕李泰多少有几分钻空子。

    因为真正负责执行的是马周,马周以县丞之名实行县令之权,帮助李泰处理高陵杂事。

    但李泰能够慧眼识人,挑选了马周这么一个人才,这本身说明了李泰的能力。

    所以对李泰提出来的意见,众人重视,这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李泰治理成功了。

    对已经实践成功了的人的建议不听,这不才是怪事情吗!

    不过,也正是怀着试一试的心思,三省很快就通过让高陵徭役帮忙的诏书,并且给与了相应资料。

    说实话各处各地都带秋收秋种,应该怎么样安排合理,怎么样安排高效,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件麻烦的事,而这件事李泰看看就果断丢给了吕才。

    吕才熬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带着浓重的黑眼圈,给了马周一份徭役队伍的项目安排表。

    每一个地方需要多少的人,安排的顺序以及理由,基本上都写得清楚。

    有了这东西,基本上按部就班的来,只要勤勉一些基本都能搞定。

    而李淳风被窦静带走了,李泰手下在县丞干活的有官身的人其实也不多。

    杜楚客在抓码头,每天处理得事就是焦头烂额实在腾不出手,所以只能让马周亲自顶上。

    作为有着宰相之资的潜能,多了一份徭役调度的任务的马县丞表示,不逼我一下我都不知道我居然这么强!

    至于李泰干什么了,当然是这个时候来到孙思邈的面前,开始跟孙思邈坦白。

    孙思邈被请到大学,真正让孙思邈出手的机会并不多,多是让刘神威待师效劳。

    但李泰对于孙思邈的待遇可并不低,而且孙思邈也投桃报李的帮助李泰整理出了相应的医疗体系。

    虽然基本上都只是第一步而已,但也能速成培养战地医生。

    而随着医疗体系的搭建,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孙思邈对于自身药理的一次整理。

    所以孙思邈隐隐约约有几分想要动笔写《千金要方》的感触,但又仿佛感觉差了几分。

    而正好图书馆初建,需要整理典籍,孙思邈便是跑过来一边整理草药与道家的典籍,一边积累自身的底蕴,为撰写《千金要方》做最后的积累。

    就在这时,李泰找上孙思邈,虽然医疗营上战场已经成了必然,不过李泰还是希望刘神威也跟过去,所以必须要跟孙思邈说一声。

    “越王今日来找老道不知道有何事?”孙思邈看着李泰一脸平静道。m.zwWX.ORg

    “老神仙,今日来,我希望您能同意让神威带领医疗班跟随唐军北上!”

    李泰不知道为什么,对上孙思邈自己怎么就不能像是对上李淳风那样胡话连篇的忽悠呢!

    自己看到孙思邈的目光,仿佛自己看着一片宁静湖面的错觉,此刻更照耀出自己。

    “神威,你自己想要北上吗?”孙思邈听到李泰的话,转头向刘神威问道。

    “回禀老师,神威见过突厥南下的景象,如今能够有机会为大唐出一份力,神威乐意之至!”刘神威面对孙思邈无比陈恳的回答。

    “那便去吧!”孙思邈对着刘神威点头,然后目光看向李泰道:

    “越王,自从您让老道打造新医者的体系,首先需要治疗的便是刀剑之伤,接骨之能,我便对此隐约有所觉察,越王是希望医者参与到刀兵战场之上吧。”

    李泰听到孙思邈的话不由沉默下来。

    很多东西对这种能够超凡入圣的人,实际上很多东西在触类旁通下都能够看得一清二楚,隐瞒他们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只是,李泰并不知道孙思邈到底想说什么,一时之间,李泰并不回答,沉默了下来。

    而孙思邈见到李泰没有搭话,继续道,

    “而这些日子,贫道虽在方外,却也看得出来越王是真心关心底层百姓。

    所以我想要知道,我等医者在越王的心中到底是什么!”

    面对孙思邈单刀直入的询问,李泰沉默了一会儿,抬起头看着孙思邈脸上的三角区。

    李泰面对那仿佛能够照耀出自己的眼睛,认道,“我很难说医者在我心中的地位。

    我希望以后每个村子都能有一位医者治疗百姓疾病。

    我希望以后每一个县城能够有一处药房储存天下药材。

    我希望以后每一州能有一位如老神仙般的神医坐镇。

    我希望在长安能有一所研究所,专门攻克那些必死之症,使得任何只要识字的医者,照方抓药就能将这疾病克服!

    我希望这天下不再以医者为耻,而以医者为荣!”倚夜听雨的耕耘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