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在线阅读 - 第四零四章 备战之繁琐

第四零四章 备战之繁琐

    第四零四章备战之繁琐

    林啸决定一步到位,在这些地区,直接组建他们自己的地方政权,大面积实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改工作。

    眼下,借用“反清复明”的大旗,他们穿越众已经顺利获取了合法身份,得到了祖国百姓的认可,那么,时至今日,不择手段、广泛建立统一战线的第一阶段可以宣告结束。

    接下来,趁着烂泥扶不上墙的小朝廷那帮人,暂时无力节制各大军阀的大好时机,甩开膀子单干,以自己的方式打造一个全新的华夏帝国,时机已经成熟。

    经过审时度势,林啸决心已下,是时候在解放区大力推行“分田分地”、“减租减息”,以先进的社会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争取百姓们的拥护和支持了。

    往后,一段时期内,除了李定国、郑成功等友军的地盘,以及由其余明军占据的少数地区暂时不宜打草惊蛇外,凡是他们讨虏军独力打下的地盘,都要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林啸认为,假以时日,谁的地盘上百姓的物质生活更优越,经济水平更高,谁的向心力也就更大,届时,谁优谁劣自然一目了然。

    “既然狠不下心来向他们开战,那就通过实际行动,用各自的治理成绩来说话吧!”

    林啸打心底里希望,李定国和郑成功们,到时候能够顾全大局,良禽择木而栖,成为他的真正盟友,而不是走向反面。

    深思熟虑后,林啸经过软磨硬泡,把地方行政的大小事务,一股脑全部托付给了情报军官出身的李涛。

    老陈不在了,这么重要的工作,他的那几个特战队兄弟一个都无法胜任,交给这个时代的本地人更是想都不用想的事。

    这下,林啸倒是一身轻松,得以专注军事了,可本来留在广州享清福的李涛就忙得焦头烂额了。

    半个月前,刚通过电台接受林啸的托付,李涛就踏上征程,带人去了闽西。

    不久后,他还得途经江西去一趟湖南,祝俞嘉为俞济凡在湘南找了一处适合开建一座制药厂的地方,招工和安全保卫等工作得李涛这个大佬亲自操作。

    忙完这件事后,他将直接前往浙江,带人接收新的解放区……

    “这家伙,有得他忙了……”

    林啸腹黑的想道,内心无比温暖,却多少有些幸灾乐祸。

    对于各级地方官的任命,李涛他们也想好了,主要在部队中抽调能识文断字、又年龄偏大或负过重伤的军官担任。

    此外,李涛觉得,在一些特殊地区,也可以适当聘用一些地方开明绅士,担任县令以下的官吏。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原则,这些人只负责民政事务,不能对其下放驻军的调动权,毕竟,土改工作的主要打击对象,就是这些兼并了大片良田的豪绅大户,不将他们干翻,广大贫苦农民就翻不了身。

    林啸也认为,除非口碑特别好的,凡是雇佣佃农过千的大地主,或是在明廷担任过重要职务的遗老遗少们,一概不得重用,决不能让他们摇身一变,换了一张皮又成了新政府的红人。

    在治安方面,林啸打算效仿后世,抽调一部分兵力改建为公安部队,暂时充当稳定后方的保安部队和治安警察的角色。

    ……

    只是,在军事上,他们却遇到了一些难题。

    按林啸的意思,夏博敏已经派出一个混编团的兵力北上浙江,协助刘旭磊发起的江浙战役。

    有了生力军的加盟,刘旭磊手头兵力充足,杭州府指日可下,不出一个月,他就可以饮马长江,甚至兵临南京。

    可是,作为配合作战力量,在安徽一带作战的西线明军却迟迟打不开局面,进展迟缓。

    猛将焦琏伤势未愈,他的人马还在鄱阳湖一带征兵筹粮,而作战的主力张同敞的明军却攻城乏力,往往一万余人围攻一座不大的城池都久攻不克,加之粮草不济,数万之众一直在徽州一带打转。

    而受困于九江的冯素琹独立营则同样粮食紧缺,加之兵力单薄,还要防备江北黄梅一带的清军偷袭,一直未能发起东征,只是又招了一些新兵,正在加紧训练。

    林啸有些担心,照此局面,盘踞南京的洪承畴很有可能全力向西反扑,专捏软柿子,或者趁机从容渡江,溜之大吉。

    是以,林啸心急如焚,一心希望速战速决,拿下大员后早日北上。

    眼下,他最缺的,就是时间。

    可是,在出海远征的日期上,他与郑成功产生了分歧郑军的备战工作,实在太慢了。

    眼看都六月下旬了,郑成功誓师出征的日子都还没定下,把林啸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其实,郑成功已经很努力了,只是林啸对这个时代军队的备战之繁琐,确实估计不足。

    首先,郑成功认为,要想收复大员全岛,没有一万人的兵力是无论如何不够的,可是,他的主力分散驻扎于福建各地,眼下,他留在金厦的总兵力只有六七千人了。

    从各地选调精兵强将,需要时间吧?

    刚刚光复的地盘上,繁杂琐事数不胜数,各地的将领天天忙得屁股冒烟,实在是有苦难言。

    其次,这个时代一支上万人的大军出征,筹粮筹饷、维修船只,以及军需物品的采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能像林啸他们那样,只要有枪有弹有吃的,就可以一切从简。

    事实上,这几天,郑成功手下的军需官们早就忙坏了,粮草、旗幡神马的就不说了,光是配备给士兵的火器、木石、绳索、钩、刀、枪、弓弩等兵械,以及锅灶、水缸、火镰火石、碗碟、盐菜、发火草之类的必备品的采办,都不是区区数天就能完成的。

    此外,郑成功还得做好情报工作。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可不是一句空话,这么大的行动,万一失利,对官兵信心的打击可是不可估量的。

    好在,郭怀一派来的一个名叫郭斌的亲信一直留在了安平,最近,郑成功天天向他询问大员的情况。

    郭斌自然是代表了郭怀一的意见,极力主张“国姓爷”出兵的,他不止一次的说道:“大员沃野数千里,若得此地,使人耕种,可以足其食……上至鸡笼、淡水,硝磺有焉……且横绝大海,肆通外国,置船兴贩,桅舵铜铁不忧乏用……”

    当然,郭斌并不只是空谈,郭怀一特地托他带来了大员的地图,并多次据图讲解了各处居民的形势,以及水路的变化。

    郭斌强调,台湾的粮食与军用物资充足,贸易位置理想,又有海峡天险,每一项都是郑军迫切的需求,使得郑成功非常心动。倚天傲雪的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