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在线阅读 -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156节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156节

    北平的事朱元璋,也得考虑要给儿子们一个教训,好让他们知道,就算他已经给他们封王封地,一旦他们成为大明江山的威胁,那么朱元璋也绝不可能对他们手下留情。

    如果藩王成为了威胁,那么朱元璋就会选择用别的办法,保证整个天下的安宁。

    很明显让信国公接受北平就是一个例子。也是敲在一众藩王心上的警钟。

    “父皇既然要对汤家唯以重任,又怎么能如此折辱于汤家,纵然是女儿家也没有这样让人挑三拣四的,更何况大好的男儿。”太子对朱元璋的提议那是半点都不能接受的,自家老父亲怕是早就忘记了分寸。

    别朱至都已经答应这门亲事,反而朱元璋却轻视于汤家,恐怕结亲不成反结仇。

    “啊。也对。”朱元璋还是听得进劝的,儿子说的在理,他得乖乖的改主意。

    “既然至儿都已经答应这门亲事了,还是从速定下。就请父皇召信国公进宫。”朱元璋不肯松口改主意,而朱至也答应下了,太子清楚他再怎么拦着也是拦不了的。

    如此,那就不拦了,迅速解决北平的问题,大家也能安心。

    “我这就让鼎臣立刻进宫。”朱元璋也迫不及待要将此事拍定。

    太子一听准备告退,可是朱元璋却同他招手道:“你是当父亲的人,你的态度同样重要。”

    换句话来说,太子得陪着朱元璋一起见信国公,好让信国公相信,他们家真心实意要结这门亲事。

    太子想到袖里揣着朱至和朱雄英送来的信,对这门亲事,朱至未必跟朱元璋说实话,但肯定会跟他说,太子这时候挺想看看信中内容的。

    不过太子瞄了朱元璋一眼,还是决定再等等。

    朱元璋有请,已然从凤阳归于应天多时的信国公很快便麻利的进宫。

    一眼看到太子立在一侧,而且在看到他的一刻朝他作揖,信国公纵然是长辈,可是这君臣之别,可是远在长幼之上。

    “不敢不敢,太子切莫多礼,老臣不敢受之。”信国公赶紧还礼,而且连忙请太子莫要客气。

    朱元璋在一旁发话道:“没什么不敢受的。他是小辈,你一个当伯父的人,给你磕头请安都不为过。”

    “皇上切莫折煞了老臣。储君既是储君,自然也是老臣的君。哪有君向臣行礼的道理。”信伯公才不管朱元璋怎么说,这个礼他是绝对不敢受下的。

    朱元璋虽然说着客气的话,却也高兴信国公时时刻刻记着自己的身份,从未有逾越之举。

    “行了行了,这一些客气话就用不着说了。来,坐下。我们说说话。”朱元璋招呼信国公到一旁坐下,两人好好的聊聊天。

    信国公当然不会推辞。毕竟旁边都摆了三张椅子了,等着朱元璋和太子入座后,信国公才坐下。

    “你这一回两回的,想让我把至儿许配给你们家。果真是真心的?”朱元璋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的问起信国公。

    “这是自然。不瞒皇上,老臣也算是见过世面了,可还从未见过像郡主这样长得既好看又有本事的姑娘。”信国公对朱至那是赞不绝口,早年刚见了初生的朱至,信国公就已经动了心思,为自家的孙儿求娶这一位郡主。

    可惜朱元璋死活不肯松口,不管信国公这些年来怎么求怎么磨,朱元璋愣是不答应。

    信国公其实也在想,是不是他该换个法子?比如从朱至下手?

    可是朱至太忙了,忙得信国公没来得及说动孙儿们混到她身边,人已经跑到另一个地方去了。

    偏偏朱至回回将事情办的妥妥当当。每回信国公听说了朱至做的事后都感慨万千,越发坚定,一定要想方设法为自家的孙儿求娶这么一位能干的郡主。

    信国公如今的权势地位,在大明朝也是数一数二了。他是不曾希望汤家在他手里更上一层楼,但也盼这份荣华富贵能够保持住。

    不娶个聪明人回家镇住,怕是汤家的权势都熬不过两朝。

    反正信国公看着家里的人,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怎么看怎么觉得,要是他眼睛一闭,一个两个肯定要闹出大事来。

    “只要皇上能答应将郡主许配给我们家,我的那些孙子们任由郡主挑选。”信国公没想到求了多年没成的事,朱元璋竟然松口了。信国公当然不能错过大好的机会,赶紧向朱元璋表态,他说的话都作数,他家的那些孙儿们,都由朱至挑。

    “你也知道这件事得至儿点头,所以这挑人的事儿,至儿来。不管是谁,只要至儿中意了,这门亲事也就定了。”朱元璋也不绕弯子,干脆利落的定了信国公的心。

    “皇上莫不是在说笑?”信国公被突如其来的喜讯砸的人都懵了。不可置信的站起来,目不转睛的盯着朱元璋。

    “君无戏言。这门亲事我同意了,北平的事儿你得帮着我。”朱元璋立刻接话,信国公压根没听到他后面那句话,只知道君无戏言,亲事朱元璋同意了。

    “谢皇上,谢皇上。”求了多年没成的事,没想到突然就成了。信国公自然喜上眉梢。

    回头一看,太子嘴角并无多少笑意,信国公一个激灵问:“皇上定下这门亲事,皇后娘娘同意了吗?太子和太子妃可有意见?”

    对呀。朱至的婚事哪里是朱元璋点头同意就真能定下的。信国公很是担心朱家内部意见没有达成一致。谁要是不同意,这门亲事可就成不了了。

    “这是什么话?我同意了,这门亲事当然就定下了。”朱元璋哪能丢了自己的面子,马上安抚信国公,这门亲事他自己拍了板,肯定就定下了。

    “太子?”不是信国公信不过朱元璋,谁让旁边的太子面上没有喜色。

    信国公本着小心无大错的原则,当着朱元璋的面,也顾不上的问上太子一句,“皇后娘娘和太子妃都同意。”

    “伯父放心,她们都同意。”太子一眼扫过朱元璋,肯定的回答信国公。但面上的忧愁依然不散,“伯父也是知道的,我这个女儿从小被我们宠坏了,实在不是什么好性子。将来成了婚也是不肯安居内宅的,此事,伯父可有心理准备?”

    “这是自然。像郡主这样好本事的人,就应该征战于沙场为国效力,困于内宅之内,方寸之间,那不是白瞎了郡主一身本事。”信国公想都不想接话,他没有要把朱至困在内宅的打算。

    “皇上和太子都可以放心。老臣那些孙儿们谁要是连这一点觉悟都没有,他也配不上郡主。”信国公没有打算要把儿孙们养傻,虽然教了他们韬光养晦,莫要处处强出头,也并不代表连点胸襟气度都没养到。

    “此事须得他们愿意,若是他们无此心,也请伯父莫要强求。”太子可不希望自家女儿将来嫁了一个怨恨她的丈夫。

    纵然不是两情相悦,太子也希望朱至和夫婿能够相敬如宾。至少这样一来,不会有人在朱至的背后捅刀子。

    信国公立刻点头答应道:“太子放心,我虽为孙儿求娶郡主,也断然没有让郡主到我们家受苦的意思。从小到大郡主都没受过委屈,到了我们家也断然没有被人欺负了的道理。”

    换句话来说信国公是觉得孙儿们如果没有那一点觉悟,还是别耽误了朱至的好。

    朱元璋十分满意信国公的态度,至少信国公没有强制非让朱至嫁给一个看不上她的人。

    “那就这么说定了,你回家跟孩子们说好了,谁要是有心当我们至儿的夫婿。那就让他们争一争,后面的事,你是当长辈的人,你决定就好。”朱元璋也没有让信国公必须按照他的意思行事的打算,接下来信国公会怎么做,信国公自己考虑。

    “你就赶紧收拾收拾往北平去。”朱元璋还得把另外一件重要的事告诉信国公。

    这回信国公不能再当做听不见了。

    可是信国公瞅了朱元璋一眼,朱元璋也回瞪了他一眼。都是老朋友了,相互的意思,一个眼神大家都懂了。

    “皇上放心。”信国公立刻躬身朝朱元璋作揖,让朱元璋放心。

    “我们家孩子什么性子,咱们可是早就说好的,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们家的人别想欺负我们家的孩子。当然我们家孩子欺负了你们家孩子,你们家的孩子也得受着。”末了朱元璋还是得补上这一句,也是本着丑话说在前头,莫要到时候指责他们家骗人。

    信国公本来都打算退下去了,结果听到朱元璋的话又回过头。

    “皇上大可放心,您这些日子让皇后太子没少在我们家人的面前说起,郡主的脾气大,我们家都有心理准备了。既然老臣一再向陛下求娶郡主,也就早就做好了准备。将来也不会拿郡主的脾气说三道四。”信国公没办法,赶紧回头补上一句,请朱元璋放宽了心。

    “咱们兄弟多年,也是不希望因为小辈们的婚事最后生分了。我养出来的孙女我最是清楚,连我她都敢动手。”朱元璋必须得让信国公知道,朱至在他们家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

    什么都不用说,就朱元璋把朱至敢打他的事亮出来,谁听了不得对朱至竖起大拇指。

    “啊,老臣还以为不过是些流言蜚语,竟然是真的。”信国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有些事他也是有所耳闻的,可却又觉得这不过是些风言风语罢了。怎么能听着当回事呢?

    结果亲耳听到朱元璋承认,信国公瞠目结舌。

    “当然是真的。”朱元璋重重的点头,此时哪里还有当初知道自己被朱至打昏的不满。

    “你如今反悔还来得及。”朱元璋好言相劝,也是给信国公反悔的机会。

    信国公果断摇头,“不反悔,不反悔,只要皇上别反悔就行。”

    比起朱元璋担心信国公反悔,信国公老老实实的承认,他更担心朱元璋反悔。

    “你一出这个门,我立刻将诏书下达。昭告天下。”朱元璋让信国公只管放心,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信国公要是还不放心,他可以立刻将诏书下达。

    “要是皇上不嫌麻烦,不如让人这就起诏,顺便让老臣带回家去。”信国公试探的和朱元璋商量,希望朱元璋能够成全。

    朱元璋回头瞪了信国公一眼,信国公讨好的冲朱元璋笑着,丝毫不打算放弃。

    “来人。起诏。”朱元璋最终还是拿信国公没有办法,吩咐下去,让人准备诏书。

    “谢皇上。”信国公喜上眉梢的感谢朱元璋的成全。

    太子看着朱元璋和信国公你来我往,两人亲切的如同亲兄弟一般。太子好些日子没看到朱元璋这般放松了。也怪不得朱元璋在没有得到朱至的同意之前,绝口不提让信国公前往北平。

    对朱元璋来说,信国公和魏国公一样,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如果不是非要算计他们不可,朱元璋更希望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纯粹一些。

    信国公是个聪明人,自打天下安定之后,信国公在应天的日子越来越少,大部分都安居于凤阳。

    朱元璋很清楚的知道,信国公那是不想再卷入朝堂纷争之中,也不想成为朱元璋的眼中钉,肉中刺。

    因此,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朱元璋也不愿意再把信国公扯进来。

    可这北平的事,思来想去,朱元璋愣是没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北平的重点更是后续,毕竟北平的安定只是暂时的,以后的事情更得谋划。

    但凡不希望北平出任何乱子,就得保证接手北平的人聪明,后续还能够顺理成章的落到他们朱家手里。因此朱元璋才会动了和汤家结亲的心思。

    当然不可否认把朱至许配给信国公家,也是为了给信国公一颗定心丸,让信国公可以安安心心的办事,不用担心会被秋后算账。

    如今信国公,既然想拿着旨意回家跟自家人得瑟,朱元璋没有不配合的道理。

    信国公得了诏书之后,立刻乐呵呵的拿着诏书往家走。

    “北元太尉还在北平。”等信国公一走,太子提醒朱元璋,莫要忘了另外一个人,一个被朱至俘虏的人。这样一个人到底是要继续关在北平,还是把人弄回应天,也该想想了。

    “按你这么说,那老二家的是不是也要处理处理?”朱元璋高兴于解决了朱至的终身大事,也把北平的问题搞定。提起乃儿不花,朱元璋就更想起了秦王妃。

    要说北平能被朱至和朱雄英一鼓作气,解决了这群心怀叵测的人,还真是多亏了秦王妃。

    “老二没有写信回来?”朱元璋问出心中疑惑后,更得问问自家的傻儿子,有没有对这件事提出意见。

    跟他,秦王是不敢说实话的,但跟太子那可就没有诸多顾忌,一向有一说一。

    “还没有。”太子摇摇头,要说他也奇怪着,秦王怎么会没有给他写信讨论秦王妃的事呢?

    秦王自打娶了秦王妃以来,一向不喜秦王妃。也是因为秦王妃的性子和目标都和秦王差之甚远。

    秦王只想靠着富兄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可秦王妃却无时无刻不想着借秦王的东风,好一鼓作气覆灭大明,叫大元再夺江山。

    在秦王妃看来,大明的江山并未稳固,只要她想办法,一定可以配合北元夺取大明的江山。

    “这就奇怪了,他不是一直想着和离吗?这么好的机会,他竟然错过了。”朱元璋很是纳了闷,不清楚二儿子这是怎么回事,突然就不着急和离了。

    秦王不是不着急,而是朱至和朱雄英都劝着他不可着急。

    “你们两个小东西一直不让我给你们爹去信,让他在你们爷爷面前帮我美言几句,好让我可以成功和离。你们是不是见不得我好啊?知道我能逍遥自在的过日子,你们就不乐意了。”秦王早在入北平之后,拿住了秦王妃和北元东风报信的书信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跟秦王妃一刀两断。

    结果朱至和朱雄英劝着他不可轻举妄动,也千万不要着急。

    秦王那是一等再等,这都等了快小半个月了。

    着急等待的秦王以为绝对不能再等下去了,立刻冲到朱至和朱雄英的面前,让他们两个不许再拦着他。

    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信,朱至和朱雄英从信中内容得知,朱元璋和信国公达成了共识,朱至和汤家的婚事已经定下,具体是什么人,等着信国公到北平就会知道。

    朱雄英一直希望朱至能够改主意,可真正看着朱元璋送来的信,确定婚事已经定下,朱雄英的心依然没能平静。

    “二叔别着急,先看看。”朱雄英心情不太好,面对秦王来势汹汹的样子,立刻将朱元璋的信交到秦王的手中。

    秦王正着急要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呢,结果看到朱雄英和朱至的脸色都不太好,虽然有些奇怪,但还是听话的接过朱雄英递过来的信。

    结果打开一看信上的内容,震惊无比的问:“不是,怎么突然就定下婚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