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科幻小说 - 天地任我行之二在线阅读 - 第342章:异时空里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

第342章:异时空里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

    上回讲到异时空的明朝大军凭借强大势力一举攻灭“后金”政权,并扫荡整个辽地,重设“奴儿干都司”。

    在异时空,后人如果看到了明朝的疆域地图,就会发现其东北方向显得相当突兀,因为这里不仅面积很庞大,而且只写着五个汉字——“奴儿干都司”就完事了。殊不知,这是明王朝在此处的最高统治机构。

    “奴儿干”这个名称一听就知道不是汉语,其实这是“女真语”也就是所谓的“满洲话”,意思是“山水画”。

    奇怪的是地图上没画“奴儿干都司”的上界,并显示出“上不封顶”的怪状,那这到底又是个什么情况呢?

    其实,这还要从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说起。众所周知,现在的辽东以北中国东北地区(加上俄罗斯远东大片土地),在古代中原王朝的传统势力范围。但历朝历代基本没有大力经营,最多就是羁縻一下而已。

    由于这里气候寒冷,以当时的生产条件开发起来颇为困难,所以这个地方生活着的都是些渔猎民族,但有时候这些“渔猎”或“游牧”民族也时来运转,比如女真人就在12世纪灭亡北宋,进入中原并建立金朝。

    而到了后来,蒙古人实力空前强大,扫灭周边各族政权后建立了“元朝”,并在东北这一带设置了“辽阳行省”,一直延续到到数十百年后的明朝建立时,“北元”或“残元”的不少军事力量依旧长期驻扎在“辽地”。

    不过,当时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明朝建立时,东北地区还残留有大量的蒙古势力,这是明朝所决不允许的,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北伐,比如洪武二十年(西元1307年),明军凭武力迫使“元朝太尉”、“开元王”纳哈出主动投降。当时,此人事实上已成为控制辽东的军阀,拥兵20万,实力很强大,明朝势力渗透入东北。

    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军北伐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先前依附元朝的部落首领多主动归降于明朝,并请求参照元朝的“征东元帅府”(即“征东招讨司”,元朝控制这里的军事机构,隶属辽阳行省)旧制进行册封。

    尽管明朝皇帝朱乞丐对此乐见其成,但官僚阶层对东北地区普遍不熟悉。因此,到了明成祖永乐朝,蒙古在东北的势力基本被清除。永乐七年(西元1409年),朱棣在女真人生活的地方,也就是中国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是继“辽东都司后”,明朝在东北设立的另一机构,永乐九年(1411年)正式开始行政管辖权。

    那这“奴儿干都司”是个什么性质的官方机构呢?先来简单说下明朝的行政区划。明朝的核心疆域是传统意义的“汉地”。迁都北京后,明朝在汉地设立了十三个布政使司和两个首都直辖区,俗称“两京十三省”。

    “两京”即“南京”、“北京”;“十三省”即“山东”(治所在济南)、“山西”(治所在太原)、“河南”(治所在开封)、“陕西”(治所在西安)、“四川”(治所在成都)、“江西”(治所在南昌)、“湖广”(治所在武昌)

    “浙江”(治所在杭州)、“福建”(治所在福州)、“广东”(治所在广州)、“广西”(治所在桂林)、“云南”(治所在昆明)、“贵州”(治所在贵阳)。此外,当时的“辽东”则隶属于“山东”,“昆明”则称作“云南”。

    但是,对于一些周边部族生活的地区,明朝没有在这里大规模开疆拓土和驻扎军队,但明朝迫切希望恢复元朝时被严重破坏的“宗藩体制”,让周边的各族认自己当“老大”,对于东北地区来说,自然也是如此。

    因此,在这个时候,明朝就出现了一些“羁縻性质”的统治机构,主要就是“都司”、“卫所”。比如,明朝对边疆羁縻统治的都司主要是三个:“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管理藏区、青海和东北。

    对西域(新疆)地区统治,明朝在“永乐年间”主要依靠设立“关西七卫”来象征性地驻扎少量军队,以维护陆上“丝绸之路”畅通,但因中亚各族群之间彼此攻伐,且吐鲁番也不甘心臣服,明朝最后才退守“哈密”。

    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明朝国力衰退严重,同时还要应对来自北方蒙古各部、东北“后金”的军事压力和海上“倭寇”、“海盗”等威胁,根本无暇顾及西域,因此才被“吐鲁番汗国”攻占“哈密卫”,退守“嘉峪关”。

    “都司”下面管理的是“羁縻卫所”。“都司”、“卫所”的统治规则通常是由明朝皇帝册封或任命当地某部族首长为“部族长官”,例如“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都指挥使”、“镇抚等官”等,赐给“敕书”、“印记”,管理当地事务。这些部落长官名义上属于明朝官吏,实际除表示臣服,偶尔纳贡,基本照旧。

    这有些类似于明朝在南洋设立的“旧港宣慰司”及其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旧港宣慰使”,具有“世袭”特点。

    因此,东北地区自然也出现了大量的“卫所”。根据历史记载,明朝永乐元年(西元1403年),明朝派行人邢枢等往谕“奴儿干”,招抚诸部。永乐二年(西元1404年),“置奴儿干”等卫,后相继建“卫所”达130余个。

    这么多卫所,需要统辖管理,于是就有了“卫所”以上离中央官僚体系更进一步的羁縻建制——“都司”。

    到了永乐七年(西元1409年)四月,在当地官员“忽剌修奴”(蒙古后裔)入朝朝贡时,向“明太宗”成祖皇帝朱棣表示“奴儿干”地方虽已经建立了“奴儿干卫”,但那里地处冲要,应仿效元朝的做法,建立“元帅府”。

    于是,明成祖朱棣接受了對方的建議,并决定“设置奴儿干都司”,以统辖各“卫所”,便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就这样,明朝在东北地区终于建立起“军区机构”。

    后世地图中所标注的“北山女真部”,也就是后世生活在俄罗斯联邦远东地区的“楚科奇人”。其活动范围非常大,向北一直延伸到北冰洋,与后世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或“因纽特人”属于同一部落群体。

    根据历史记载,这“北山女真”曾经有某一支向明朝进贡过“方物”(地方特产),故可以划为明朝版图,

    但由于“北山女真”分布过广,无法详细画出,而划到北冰洋又很不合适。所以,后世“学者”们在判定明朝疆域图时,只能基本靠猜,故才有个极为少见的情况,即东北方没有上界,因为理论上已囊括了北极。

    “奴儿干都司”的治所位于黑龙江下游东岸,靠近入海口的“奴儿干城”,即元朝“征东元帅府”的旧地,在后世俄罗斯联邦远东地区的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

    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后,朱棣派遣心腹太监亦失哈前去黑龙江地区进一步探险。亦失哈乃“海西女真”人,在西元14世纪末期被明军俘虏后,因不服统治就被当场阉割,并送入“燕京”(北京)当了一名宦官。

    在明朝永乐九年(西元1411年)至宣德八年(西元1433年)的20余年中,亦失哈屡受朝命出使“奴儿干”(黑龙江下游地区),并扩张了明朝的势力范围。他还在“奴儿干”建了一座名叫“永宁寺”的佛教寺院,以供奉观世音菩萨,并用汉文、蒙古文和女真文竖立石碑以记其事,此碑现位于海参崴的阿尔谢尼耶夫博物馆内。

    这是唯一一块在女真人建立的“金朝”灭亡之后,刻有女真文的石碑。宣德七年(西元1432年),亦失哈再度巡视此处发现庙已毁,便下令重修“永宁寺”,同时还另立了一块石碑——《重建永宁寺记》。

    此“宣德碑”全为汉文,但在后世的西元1904年,两座石碑被沙皇俄国当局搬移进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两座博物馆中。后来,到了清朝中后期,外东北被割让给俄国,1885年被曹廷杰曾冒险拓回碑文。

    “奴儿干都司”建立后,明朝在此驻军,且士兵们每两年一换。“奴儿干都司”驻军多时能达3000人,最少也不少于500人,轮番戍守。为了更好的管理它,明朝还在吉林省吉林市附近设立了船厂,派官领军制造大船,并在“奴儿干都司”辖区内修建了许多驿路,设置驿站,以保证“奴儿干都司”与京师及各地的联系。

    “奴儿干都司”隶属于明朝的“兵部”,因为其实际上可以看成是“辽东都司”的“派出机构”,如“派出所”。

    其鼎盛时期为万历年间,共有384个卫,24个所、7个地面、7个站、1个寨,通常简称384卫,统领西起斡难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以东,至库页岛等地。

    但是,“奴儿干都司”实际并不存在管理所属卫所的职能,因为东北地区包括外兴安岭以北所设置的众多“卫所”都直接听命于明朝中央朝廷,直接和朝廷“兵部”对接,,并不经过“奴儿干都司”这一个中间环节。

    “奴儿干都司”的真正作用是招抚当地部落,这其实是明朝招抚东北众多部落的“总基地”。但如果招抚任务一旦停止,后果就会很严重。例如宣德四年(西元1429年)十二月,明朝“召内官亦失哈等还。”到了宣德五年(西元1430年)十一月,“罢松花江造船之役。”到宣德十年(西元1435)正月,“奴儿干”巡视工作彻底停止。

    明成祖朱棣时期,明朝国力损耗过度,所以随后的“洪熙”(仅在位一年)和“宣德”(在位十年)两位皇帝都采取“修养生息”的国策以恢复国力,对外采取收缩战略,包括停止“下西洋”,对蒙古采取守势,放弃交趾,放弃东北探险等。既然职能没有了,那“奴儿干都司”的组织结构就会不复存在,其招抚职能随即消失了。

    从明朝中期开始,“奴儿干都司”基本上就已经名存实亡,以致于有人认为“奴儿干都司被废除”也是指这个事情。其实,这并不准确,因为“奴儿干都司”的“名”还在,只不过朝廷财政日益紧张,已经照顾不过来。

    宣德之后,“奴儿干都司”的官员还时见史书记载,也就是明朝名义上还是保留了这个机构,但也只剩名义上而已,因为明代“军职世袭制度”和“奴儿干都司”三个主要负责人的“鞑官”身份,所以不太好废除的。

    “奴儿干都司”的很多卫所都是沿着乌苏里江、黑龙江所设立的,因为当时河流就是主要的交通路线。

    不过,自“成化”中叶以后,不再见有“奴儿干都司”机构的活动,说明朝廷已经不打算继续供养“闲人”了。此后,“奴儿干”地区有关事务,均由“辽东都司”直接过问、管理。

    而且,此时的“奴儿干”有了类似汉唐“西域”的地理概念,比如上文刚提到的,万历《大明会典》记述,“奴儿干都司,卫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站七,地面七,寨一。”这并不是说有个叫“奴儿干都司”的地方机构管理这里,而是明朝把这一片仍沿袭叫“奴儿干都司”,只是明代在东北羁縻体系的概念代称而已了。

    ……………………………………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愿《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与感悟!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欢迎阅读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