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5章 建立自己的教育体系
书迷正在阅读:丑妃逆袭:她日日想休夫、撩欢、棺山秘录、极意斗士、女帝说什么都对、难哄!强撩!豪门前夫总想对我图谋不轨!、神话空想家、放弃白月光后:发现夫君黑化了、红楼大孝子、黑红女配在男团选秀综艺当万人迷
事实上,易慧蓉如果能从加拿大回到香江,其对高弦的助益。绝不限于普乐道十号私宅的设计和施工,以及桃花源邨项目的推进。 比如,凭借今年的巨额慈善捐款,东华三院那边至少要给高弦一个董事会副主席的头衔。 可慈善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高弦在具体作为方面,并不擅长,进而需要早就在该领域积累丰富经验的易大小姐的协助。 再如,不算高益,仅是高兴集团,便已经十分庞大了,管理上更加需要刚柔并济。 所以,高弦希望能力出众的易大才女,可以帮助自己进一步做足恩威并施。 还有,诸如高兴集团董事会主席、和记董事、会德丰董事等等头衔,不可避免地要求高弦,出席一大堆香江顶级交际场面,别人都有夫人在一旁协助,只有高弦身旁还缺一位香江顶级名媛。 简而言之,易慧蓉迟迟不归,成了高弦的一个小烦恼。 秦素梅看出了高弦神色中的无奈,连忙劝道:“女孩子都要哄,易小姐那样的名门千金,更需要高先生精心呵护了。” “您看我们现在住的这片木屋区,不就是大火之后,易小姐指挥着人手重建的嘛。” “易小姐那可真是既有菩萨心肠,又聪明能干,而且还对我们这些穷苦人和气,高先生千万不要错过这样的好老婆啊。” “秦姨放心吧,我明白这些道理。”高弦笑着点了点头,再次征求意见道:“要不,秦姨和大宝、招弟,就搬到港岛,和我一起居住吧,那边环境要好上很多。” 秦素梅坚定地摇了摇头,“我们肯定住不惯富人区,就不给高先生添麻烦了。” “宝仔在熟悉的环境里生活很快乐,招弟也上了九龙的名牌中学,我没有什么不满足的。” “再说了,高先生给我们兴建了桃花源邨,等明年大家上楼后,生活条件和市里没什么区别了。” 高弦点了点头,没去搞生拉硬拽那一套。 毕竟,助人也要两厢情愿。你搞得自己善名远播,可人家要是没尊严、不习惯,那就舍本逐末,失去意义,成了纯粹的沽名钓誉了。 …… 三年前,高弦稀里糊涂地来到这个时空,走出小山谷,木屋区映入眼帘,俨然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如今,木屋区将被廉价出租的楼房取代,高弦算是暗自还了心愿,可谓念头通达。 桃花源邨项目顺利推进后,高弦马不停蹄地出席了一场开学典礼。 现阶段,香江的教育,本质上属于精英教育。十多万中学生,大约只有百分之一,能够升入仅有的两所大学——香江大学和香江中文大学,竞争异常激烈。 不得不说,香江的教育事业发展,目前有着太多不足,很难招到满意人才的高弦,对此深有体会。 究其原因,和香江的特殊环境脱离不了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香江曾经出现官方港府、民间团体齐头并进办学的火热场面。 不难想象,民间团体办学过程中,肯定出现了心向燕京的左翼。 毫无疑问,港府以此为目标,展开各种打压,包括递解出境在内的种种手段使出来,堪称一顿操作猛如虎。 到了大约一九六三年,港府才开始落实,取消小学的入学考试。 直到去年,也就是一九七一年,港府刚开始实施小学六年义务教育。 小学上面的中学,有文法中学和工业中学之分,前者就是多数人所熟知的,常规意义上的普通中学;后者可以理解为职业中学。 这两类中学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升入大学的中学会考,但这条独木桥注定只有少数人能通过。 因此,现阶段的香江企业招工,中学学历是主力军。 这样的人才供应,对于某些领域的企业,根本无法满足,只能自己想办法培养。 比如霍应东的有荣工程公司,承接了港澳两地大量市政设施建设项目,又在荷兰、文莱搞过港口项目,其成功背后都离不开,自家培养的工程人才。 再如包裕刚、董昊云这样的船王,同样有自己的职业教育机构,帮着培养合格的船员。 船王董昊云在前年,也就是一九七零年,花三百二十万美元,买下全球最大最豪华的邮轮,有“大西洋第一夫人”称号的伊利莎白皇后号,并计划耗资一千二百万港元,将其改装成一所教育用途的流动大学,取名为“海上学府”。 这么大的手笔,足见船王董昊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了。 不过,可惜的是,伊利莎白皇后号因为一场大火而烧毁,“海上学府”计划也随之泡汤。 即便遭受如此沉痛的打击,董昊云仍然准备再买一艘稍小一些的船,来继续完成这个计划。 这些大人物对教育的热情,自然离不开本身的事业对人才的饥渴。 高弦现在同样面对人才的困扰,否则的话,他也不至于把环宇电子制造电视机的业务,放到星加坡去了。 如今,高兴集团完成组建,具备足够的号召力,招收香江的年轻人,进行职业教育,以填补基层专业人才的窟窿。 高兴集团的职业学校,由尚华文化牵头运作,校舍在牛奶公司位于九龙的一座放弃不用的仓库,包括了教室、办公室、食堂、宿舍、操场等等设施。 高弦过来视察的时候,这里已经被布置得井井有条,一点也不比正式学校的条件和风貌差,看得他这位大老板,欣慰地点头不已。 这一届学生总共招了八十人,基本上都是为环宇电子定向培养,加上授课老师、行政人员等等,整个学校大约有一百来人。 高弦在办公室,还看到了一个熟人,他租住唐楼的邻居,那位痴迷于炒股的谭国麟谭老师。 见到高弦时,谭国麟并没有因为和高弦早就认识的渊源,过来套近乎,攒资本,而是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见此情景,高弦便明白了,这位的心情,非常复杂,羞于见到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