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玄幻小说 - 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在线阅读 - 第265章

第265章

    于是她便制造出了惊马撞轿子的惊险一幕。

    第353章 沈凝:这个善缘结下了

    沈凝正在春晖堂,和沈凌、沈冰和钱妈妈一起,陪着老太太玩叶子牌,忽然有丫鬟进来通传,说是有位向太太和她的小姑子一起来登门道谢,除此以外,丫鬟还递上一份礼单,礼单非常丰厚,这是向家的谢礼。

    老太太一怔:“哪个向家啊?以前和咱们家没有过来往吧?”

    老太太不太确定,毕竟病了十几年,莫非是那些年里交往过的人家?

    “是来谢我的,请她们进来吧。”沈凝忽然说道,算算日子,胖太太的这份善缘是结下了。

    来人果然是胖太太和她的长嫂,胖太太见到沈凝,便郑重地行了大礼,老太太想推辞,沈凝却一派从容地受了这个礼。

    这是向家的家丑,沈凝没有细问,只是提醒胖太太以后多做善事,便送客了。

    不过,沈凝想知道这些事情的始末并不难,她很快便知道了。

    向家要和离,秀才公原是不肯的,毕竟那么大的一笔嫁妆,他舍不得。

    可偏偏他那位亲亲表妹是个闯祸精,不满足只当个贵妾,想利用惊马撞死原配,有钱好办事,向家人物证人证齐全,这些证据齐刷刷亮出来,秀才公傻了。

    要么和离,三个女儿改姓向,从此与他一刀两断,永不往来。

    要么就报官,仙人跳的事或许没有证据,可这杀人,却是证据确凿,别说这事和你没关系,你和表妹不是有个儿子吗?你就脱不开干系。

    秀才公心里清楚,这件事一旦闹到官府,他这辈子也别想参加科举了,而且,秀才的功名怕是也要保不住了,到时他便身败名裂,偌大的白凤城,也没有他容身之地。

    秀才公对自己有信心,只要功名还在,他终有一日会考中举人,然后是进士,簪花骑马,一朝看尽长安花。

    一边是亲爱的表妹和宝贝儿子,一边是胖婆娘和三个赔钱货,如果不是心疼岳家的钱和胖婆娘的嫁妆,谁轻谁重根本不用考虑。

    现在嘛,加上自己的功名,这还用选吗?

    秀才公果断在和离书上签名盖章,向家哥哥们不放心,还让他按上手印,秀才公背着小包袱,当日便搬了出去。

    没办法,舒适的大房子是向家的,对他忠心耿耿的小厮也是向家花钱买的,就连他的四季衣裳,心爱的书籍和文房四宝也是向家置办的,如果不是向家还有一念之仁,他差点就要光着走出去了。

    不过,等到秀才公到了姑姑家,敲开大门,却发现从里面走出个陌生人,原来,也不知道向家人用的什么办法,竟然让姑父一夜之间欠下巨额赌债,这房子已经t是别人的了。

    秀才公气急败坏,这房子是他为表妹和儿子置办的,姑父有啥权利赔给别人?

    他想理论,可是房子里走出几个彪形大汉,扬起酒钵似的拳头把他一顿臭揍,打完还请来里正作证,证明他是私闯民宅意图不轨,秀才公还能如何,难道还去报官吗?这些人有证人,他可没有,所以打了也白打。

    好在有个热心邻居,把姑父一家的去向告诉了他。

    姑父虽然把房子赔出去了,可是欠账还没有还完,白凤城不敢住了,这会儿已经出城避风头去了,说是在城外的三里庄有个熟人,可以暂住几日。

    秀才公也没有地方住,咬咬牙,算了,与其在这里虎落平阳被犬欺,还不如出城住几日,他现在被打得鼻青脸肿也要养些日子。

    秀才公连忙出城,赶在关上城门之前出了城,原本雇了轿子,可轿夫担心回不了城,到了城门口便让他下来了,这时天色已黑,官道上已经看不到拉脚的轿子了。

    秀才公只能靠两条腿走去三里庄,可是刚走一半,路边忽然窜出两个人,堵住他的嘴,把他拖进草丛里,接着他便人事不知。

    他是半夜里被野狗啃醒的,几条野狗在他身上撕咬,他爬起来鬼哭狼嚎往前跑,看到前面有一点亮光,便发疯般地跑过去,到了近前才知道,他竟然跑到了乱葬岗,那绿幽幽的亮光,分明就是鬼火。

    第二天早上,有人在乱葬岗发现了血迹斑斑一身屎尿的秀才公,只受了轻伤,没有死,但是人疯了。

    而他那位亲亲表妹,和他的宝贝儿子,连同姑父和姑姑,再也没在白凤城出现过。

    后面的事,沈凝是听秦时月说的,街上都说姑父欠债带上一家子跑了,可是沈凝心里有数,这姑父一家的下落,恐怕只有向家人知道。

    弄死倒是不会,沈凝特意从向家外面路过,没有发现向家门楣上有凶煞之气,隐隐地还有些功德,所以秀才公的姑父一家,肯定还活着,至于活得好不好,那就不好说了。

    这就是果报,表妹虽然没有杀死胖太太,但却是动了杀心,也付诸了行动。

    胖太太没有死,是因为她身上有平安符,而不是表妹收手放过了她。

    所以表妹的业障,哪怕活着时报应不到身上,死后也会由阎王爷清算。

    而胖太太能够遇上沈凝,也是因为向家有功德,她才能有此善缘。

    没过多久,沈凝便听说,向家出了一笔银子,由善堂牵线,办了一座义学,专收没钱读书的寒门子弟,只要这些孩子愿意读书,向家会一直资助下去,直到他们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