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长房大爷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4

分卷阅读234

    秀都停了,一切给追补丧仪让路,后宫嫔妃再去省亲,岂不是冲撞了?

    皇上无法,便得想辙替王夫人抹去罪名,只是命妇晋升罢免都是皇后的工作,可皇后焉肯替旁的嫔妃做脸?元春便献策,只道皇上可以给她父亲贾政一个职位,届时她母亲便可妻以夫贵,得了新的敕命,自然便能入宫了。皇上想了想,觉得这法子不错,一个五六品的小官也是可以给媳妇请封的,而太上皇也不会看重这个,当下便同意了,只说择日就给贾政封官。

    贾政在家赋闲了几年,日日长吁短叹,感慨报国无门,终于天上掉了回馅饼,竟突然被皇上点名,因去年江南一带发了几处水患,糟蹋了一些民生,贾政便被点为粮道,奉命去查看赈济。这等小官,太上皇果然没有过问,皇上的圣旨顺顺利利的传了出去。一时间大观园里人人赶着称颂,史太君也收了不久前才觉得后悔的念头,一门心思的开始盘算小儿子总算是转了运,今年从四品,明年就正四品,后年越级升三品,之后找找老亲的关系,让谁保个本,推举他入阁,这才是她贾史氏一手养大的儿子该有的人生。

    王夫人也是欢欣不已,这贾政总算又有了官职,她的诰命也该回来了,而且当初被申饬剥夺的是个从五品的宜人,如今她也该更进一步,得个恭人的诰命了吧。

    贾赦因为这个元宵,元春得了脸,从宫里给大观园赐了节礼,正在不爽,而今一听贾赦竟然被钦点为粮道,非但有了实缺,竟然还比之前被罢免的工部员外郎高了,顿时跳了起来,一叠声的蹦着在屋里大骂。

    宁珊也觉得奇怪,不知道新皇看中了贾政什么,也想不清一直折腾着找人递话给他的贾元春又凭什么突然得了青眼。只是他惯知那一家子都是骨头极轻的,有点儿好事儿就能得瑟的尽人皆知,倒也不急着去打听,横竖他们自己也会吹出去。

    可贾赦却不愿意干等着,他到如今正式挂着的职位还是从五品的兵部员外郎呢,一个三品的衔儿还是虚的,是替儿子巡视京畿大营才捡的。如今政老二成了粮道,岂不是要跃到他的头上去了?贾赦什么都能忍,就是不能忍贾政再超过他一次,当下就围着宁珊闹腾,只说让他去找太上皇,把贾政撤了才行。

    贾琏是来报讯的,贾元春给贾家赏元宵节礼,也是给了贾琏两口子的,甚至贾赦和邢夫人也是有份儿的,只是人家没稀得要,而贾元春也没胆子让人去护国公府宣赏。贾琏本来是被凤姐儿嘱托着,过来问一声,看老爷和太太打算怎么安置那份赏赐,是送过去瞧瞧呢,还是他们收到库里完事儿。结果还没出门,就听隔壁欢天喜地的开始闹腾,一打听才知道,是贾政得了个官职,正举家狂欢呢。

    跟贾赦一样,有事儿就找宁珊这个美德被贾琏很好的继承了下来,如今爷俩儿都愁眉苦脸的杵在宁珊面前,一人一句设想着宫中元春得宠,恩及贾政,附带大观园之后可能会对他们造成的不可逆转之恶果。

    宁珊听了一阵子就觉得无聊了,这爷俩都不是饱读诗书之人,没什么墨水的坏处就是说话容易重复,听一阵子就没兴趣了。宁珊懒洋洋开口道:“不过一个从四品罢了,你一个正四品还怕他?若是敢给你摆架子,你就把官服穿上,他立马就得给你行礼。”

    贾琏得到了安慰,贾赦的脸却更加皱巴了:“那你老子我怎么办?”难道要等政老二穿上官服跟他炫耀吗?

    宁珊瞟了他一眼,甚是惊讶这个年怎么把贾赦的脑子都过没了:“官服不够你不会穿爵袍凑吗?超品侯爷,让他跪着都不敢蹲着。”

    贾赦皱着脸拿手拍大腿,跌足道:“在旁的地方倒也罢了,去办差怎么办?我总不能穿着爵袍去兵部点卯啊?那不是找抽呢么?”做人的眼力见儿贾赦还是有的,穿着爵袍去办公,知道的是明白他要踩政老二,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去兵部砸场子了呢,以后还怎么混日子?

    贾琏心里有了底,脑子也开始转了:“老爷不用担心,儿子打听了,那粮道的差事是要出京的,二老爷也没多少机会朝上朝下的转悠着碍您老的眼。”

    贾赦仍旧不开心:“没多少是多少?横竖还是有的不是么?哼,老子就是不高兴看政老二给我得瑟。”说完,一脸期待的望向宁珊,琏二就是个坑爹的货,但大儿子不一样,那是给爹撑腰提气的。

    第155章 贾赦升官

    宁珊不负他所望的给了一个承诺:“等过几天我找人替你保个本, 看看能不能往上挪挪吧!”说起来傻爹这个兵部员外郎做的也算不错,最起码没过错, 连年考评也都混的不差,而且听说跟部里上上下下都能打成一片, 端的是个好人缘, 应该不难找到肯替他保本的人,便是难也不要紧,挪出兵部就是了,换到刑部, 他的地盘,还愁安排不了一个傻爹?

    贾赦终于把脸抹平,欢天喜地的走了。贾琏却坐着没动, 凑近宁珊问道:“大哥, 何必搭上人情去帮父亲升官?只消把京郊那些庄子的新种粮报上去,还愁上头不赏吗?”若是大哥不爱自己出风头,也可以用父亲的名义啊, 这么一来加官进爵不是手到擒来?何必搭上一份人情呢?需知,这人情债是最麻烦的了。贾琏觉得这完全不符合大哥一贯的做事风格,故而好奇发问。

    宁珊没理他,悠悠沉思,想起年前, 刘姥姥突然跑进城, 还带着几大坛子腌菜做掩饰, 给他汇报说他们村里并附近许多村子, 都被人调查了,来的都是挺傲慢的官老爷似的人物,打听他们今秋的种粮来源,收成几何。刘姥姥见那些人面上不善,看着没有一丝喜色,反而他们说的越好,对方脸色就越差,当下心里打了个突,本能的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儿,因此顾不得寒冬腊月的就跑了来,而且还机灵的没忘了带上腌菜做借口。

    重谢过刘姥姥之后,宁珊也派了自己从军中带回来的探马出身的亲兵去查看了一番,虽然没有准确找到六王爷头上去,但大致也弄清了那些官老爷们的来路,果然是宫中出身,有几个内监的特征都没好生掩饰,村里的乡民们没见过世面可能不认得,但宁珊的亲兵怎么可能认不出内监来?当下连模样都画出来了,专程送去给华嬷嬷鉴定过,好几个是早年内务府里打过交道的,位置还不低,后来没在宫里出现,约莫就是被太上皇藏起来,留作暗棋了。

    让刘姥姥帮忙推广新种粮的时候宁珊就预测过两皇可能会有的反应,那新皇估摸着也就是把功劳据为己有,以此宣扬一下自己治下的功德;而太上皇肯定不会让新皇如愿以偿,绝对要横加干涉,但不论如何,两皇挣口碑,必然少不了两派的人马一道口沫横飞,闹上十天半个月,肯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