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
了没有?可以上市了没?叶萧逸才来以彼之道还彼之身,也来赖账:“哎,潜兄,这酒供给你,还是供给别家还说不定。 我当初说了我八你二的分成,已经是我接受的最低限度。你用无限盐引票来换,我才答应了我四你六,我已经让步四成了!如今盐引票也没了,这笔生意还得重新考虑。” 萧潜简直想拍死这小孩,我都在兰陵酒楼公布“朱碧酒”一个月内上市,“朱碧酒”为兰陵酒楼专卖,你才来反悔? 萧潜这回知道这小孩强势,不是你进他就会退的,也不敢再压价,只能折中道:“小逸啊,虽然你有你的底线,我这儿也有我的规矩。三七开一向是兰陵酒楼的规矩,我多分了你一成已经是开特例了。 我若再多分给你,人人都觉得兰陵酒楼可以砍价,我便做不成生意了。你要还有什么看得上的,我可以抵别的东西给你,园子我也可以再送你几处。” 叶萧逸笑了笑,早这么识相不就好了吗?我找你要房子你还赖给叶放天,让那个家伙买单。现在惹我生气了,你不还得贿。赂我,求着我收房子? 萧潜最后送了叶萧逸两处扬州城外城的庄子,和一个萧家培养出来的预备管家:陆商。 扬州城富人多,扬州城外的良田庄子也非常抢手。如若不是萧潜让出来,叶萧逸这么后到的新人,有钱都抢不到。 富贵人家大多都有自己的庄子,古人不会每顿都在外面买米买粮,他们更倾向于自己种、或者弄个庄子来供应。这样可以大大减轻一个庞大家族的日常伙食开销,让他们赚到的钱可以全部拿来享乐。 拥有一个庄子的好处是,即使一个家庭长期没有进项赚不到钱,靠庄子的米粮果蔬供应也能一直过下去,而不至于出来讨饭或饿死。 叶萧逸此次就是打算备个庄子来给叶奶奶做退路,另一个庄子备给叶小妹做嫁妆。毕竟自己在生意场上混,说不定玩大了,什么时候就遇到困难穷得揭不开锅都有可能,有个庄子还能供应一家老小吃喝。 做生意最怕资金断链,资金断链就没法再生产,无法再生产就没有钱财进项,没有钱财进项又导致资金断链。这是个恶性循环,万一有这样的情况,叶萧逸有本事翻身,却不希望影响家里人的生活质量。 所以他才跟萧潜要了良田、要了人来打理庄子,有了这两处庄子,他就不用怕他这十年生计上撑不过去,可以专心读书。 很多时候,一个人十年过去仍然碌碌无为,不是他不努力,也不是他天份不够。而是他没有充分的时间专注自己想干的事情。 什么都不用忙活,专心攻克一个领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有些人根本没有这个本钱能停止忙碌的工作十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相对有闲的人又总有这样那样的琐事忙活不完,导致了大家仍然年复一年的重复之前的生活。 叶萧逸现在有人给他洗衣做饭、做家务,钱方面他又准备好了将来的用度,和目前的长期的饭票,他就要开始放大招,潜心学习,加速进程了。 诗书他已经快学完了,尚书虽然难背,但也才58篇,一天一篇的强背下来,两个月过去,这本天书算给他啃完了。 接下来叶萧逸要开始进攻长达20万字的三礼,不懂三礼,他也不好意思说他自己是“知书达礼”的学士。连礼制都不懂,出去社交像个乡巴佬一样这不知那不懂的,会让人笑话的。尤其古人讲究还特多,如果被人指着说你这文人不知礼数他就要没脸了。 三礼中的五万字,讲的是士大夫在大家族血缘中对“亲亲尊尊”等人伦的繁文缛节、如何孝尊长辈、区分尊卑关系才是合礼数的。 还详细规定了士子在何种场合下应该穿何种衣服、站或坐在哪个方向或位置、每一步该如何走等等。 总之就是告诉士子,如果参加高级一点的宴会,坐错位置是会贻笑大方的,所以才有了这样给士子做礼仪指南的书。 这本书还婆婆妈妈的包办了士子一生要用到礼的地方。如“冠礼”的程序是如何的、士子应该怎么做。还有“聘礼”、“丧祭”、“士相见礼”、“饮酒礼”等礼仪应该怎么操作。 总之就是让士子的排场大一点,讲究一点,用以区分士大夫阶层和平民百姓的不同。守礼的士大夫也与有荣焉,一本走遍天下,能让士子到了哪里都是文质彬彬、不让人反感。 叶萧逸看完一遍就默默决定不背诵,这种东西记住了细节就好,还要背诵真是浪费脑细胞。直接跳下一本。 下一本也是五万字,是国家大礼,又名,讲的是国。家制度和官制是怎样的。三省六部就是按这样的制度在治理国家。 中规定了六大制度: 宫廷制度(吏部:管理百官的晋升、弹劾)、地方民政制度(户部:管理人口土地收税)、宗族制度(礼部:负责国家典礼的铺排,如祭祀、封后、人才选拔的科举制、封国、巡狩等)、军事制度(兵部)、刑罚制度(刑部)、生产营造制度(工部:管理农田水利、治水、生产工具升级等)。 叶萧逸看了一遍,又默默决定跳过,等他有命当官了,进了哪个部门,再详细的看这个部门的典制是怎样的吧。现在他没有这个心力。 下一本的有整整十万字,49篇,是对礼制、礼意的陈述、解释、和讨论。告诉文人士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意义何在? 其中涉及到很多原始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道德规范﹑文物制度等风貌,探讨社交礼节对心理感受的积极影响。是三礼中考得最多的一本。 而且不像艰涩的尚书,它文学性非常高。礼记全文以散文记事,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 其中等名篇肯定是要背的。别的篇章里还有大量精辟深刻的格言警句,叶萧逸准备接下来就专攻这49篇散文。 不过整本十万字也不是小数目,这里的每一篇比尚书长了n倍不止。 尚书里太长的篇章叶萧逸也是投机取巧砍掉不重要的部分,只截有考究意义的300字左右的段落背诵。不然他哪能那么快,两个月废一本天书,至今还没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