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儿小说 - 科幻小说 - 天地任我行之二在线阅读 - 第366章:扫荡大漠草原之蒙古各部

第366章:扫荡大漠草原之蒙古各部

    上回讲到崇祯帝朱由检命令吏部先从官僚系统中筛选“技术人才”,接着又向天下百姓发出了“求贤令”。

    而所谓的“求贤令”并非安邦治国的“栋梁之材”,反而是善于农、林、渔、牧、开矿、晒盐、治病、救人等实用型人才,因为朱由检现在不缺能为自己安邦定国的官僚和士大夫,反而缺改善民生的基层技术员。

    这些人只要有一技之长,便会被当地官府衙门记录在案,并通过“户贴”、“黄册”等手段进行另外编制成“技工”户籍,而其原本的田亩、土地、山林等“使用权”则归归“官府”另行分配,并由“官府”给予相应补偿。

    于是,这些“技工”户籍者不再像以前那般靠种地过活,而是像“国子监”的“贡生”们一样,领着朝廷每月发放的“俸禄”来养家糊口。当然了,这些人的任务就是按照朝廷旨意,协助各地官府引导百姓生产经营。

    同时,各地官府还要负责将百姓生产的产品进行统购统销,除留足自产自销外,剩下的无论是粮食、瓜菜、水果、家禽、蛋类、鱼肉、乳品,还是蔗糖、茶叶、灯油、酒类、盐巴、香料、布匹、服装、鞋帽、碗碟筷子、锅碗瓢盆、坛坛罐罐、桌椅板凳等全都推向市场销售,将乡县州府省乃至全国连为一体。

    崇祯帝之所以这么着急,是因为自从获得了“诺贝尔”的记忆与情感后,忽然发现异时空里两百年后的欧洲市场经济极其发达,资本主义早已渡过了萌芽阶段,已经从“商业资本”进化成了“工业资本”,或许在不久将来便要进入“金融资本”时代了,因为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一切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都将“货币化”。

    所谓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货币化”,就是通过“金融手段”将“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美其名曰gnp(国民生产总值)或gdp(国内生产总值)。这时,社会上凡是能进行利益交换的东西全被货币化。

    “做局者”们只要掌控了“货币发行权”,就能通过包括“高利贷”在内的“金融手段”来掌控世间的一切,包括操纵舆论,遥控政府,掌握军队,废立国王,败坏道德,践踏法律,违法犯罪,发动战争,灭绝人性……

    而自从朱由检早听了“娃她娘”的话,将全国赚钱行业全部垄断进官府并到处设立“大明钱庄”和“四海典当”后,他便由衷地感觉到自己多么庆幸,因为只要切底掌握天下金钱流通,就等于提前成为“金融霸主”!

    更何况,朱由检现在还掌控着大批量制造“火药”和“炸药”的核心技术,只要自己能收集到足够多的油脂和金属,那么就能轻而易举制造出无数枪炮和弹药,对接下来扫荡大漠草原的蒙古各部就易如反掌了,毕竟游牧民族的骑射再厉害,也敌不过“火器”射击,更不用说“鲁班铳”那恐怖的杀伤力了。于是,北伐开始。

    此时,已经早就过了“清明节”。待各地百姓陆续扫墓祭祖完事后,忽然接到各地“驿站”发出的官府文告,无非就是“皇帝老子”准备花重金招揽天下“术业有专攻”者,不限出生与职业,只看执行力与带头作用。

    如此一来,天下百姓反应强烈,毕竟之前绝大多数还曾受过朝廷恩惠历历在目,况且那可是“真金白银”啊!于是,凡觉得自己有一技之长者,皆踊跃报名参加比赛,但考场却是各自谋生的行当与干活场所,而且考核时间为期一年。在这一年当中,朝廷将会不定期派出“厂卫特务”进行暗中监控,以免有人作弊。

    一年后,待特务们经过暗中观察并对比地方官员们的实地考核,最终会有“钦差大臣”代表皇权莅临各州府县衙门,并按照“户贴”与“黄册”标注出某家某户某某某已经通过考核,可以凭借“照身帖”与县衙所开具之“证明”,到各地“大明钱庄”领取路费,前往省城集合,一同上京面圣,最终投身于“鲁班门”下一展所长。

    因明朝这边自从新皇帝即位后就闹出大动静,并在数月前用武力一举攻灭了如日中天的“后金”,顺便扫荡了整个辽东地区,让原本已经归降了“后金”(“满清”)的不少蒙古部落变得迷茫,竟不知该何去何从?

    “漠南蒙古”中的“科尔沁”部落最早倒向“后金”,尽管这其中是因为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父子俩使出各种手段甚至包括联姻才搞定“科尔沁”部落,但自从双方结成儿女亲家后,便成了“天然同盟军”,共同对抗南边的明朝与西面的“察哈尔蒙古”即“蒙古大汗林丹汗”。在此之前,双方还顺便将亲近明朝的兀良哈蒙古收拾了。

    “兀良哈蒙古”即“朵颜三卫”。早在洪武二十一年(西元1388年),明太祖朱元璋遣大将蓝玉率领大军15万出大宁司深入漠北,在“捕鱼儿海”(贝加尔湖)附近击溃了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率领的蒙古大军。

    元主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等百余皇族被俘。同时,“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亦被俘虏,仅元主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脱。此战过后,北元彻底失去对于东北大部分地区掌控。如此一来,处在东北地区的蒙古诸部在失去了“北元”这个“黄金家族”做后盾后,他们就只得归顺于大明朝。

    在这些归顺的蒙古诸部中,就包括“辽王”、“惠宁王”和“朵颜元帅府”。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对黑龙江西部(今大兴安岭以东、松花江以西、西拉木伦河以北一带)蒙古族的控制和管辖,遂就决定依靠“辽王”、“惠宁王”“和朵颜元帅府”的势力,在这一地区设立了“兀良哈三卫”(“泰宁”、“福余”、“朵颜”三卫)。

    其中,“辽王”阿扎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泰宁卫”在今屈裂儿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惠宁王”海撒男答溪为“福余卫指挥同知”,“福余卫”在今洮儿河流域;“朵颜府元帅”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朵颜卫”在今嫩江和乌裕尔河流域。这就是“朵颜三卫”的由来,因其游牧地区属于“兀良哈”,又称“兀良哈三卫”

    明朝初年,明廷赋予“兀良哈三卫”的职责就是“各领其所部,以安畜牧”,皆隶属于宁王“大宁都司”,为宁王朱权所掌,而当时,宁王“就藩大宁。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

    当时,朱元璋就希望依靠着这“三卫”来对黑龙江西部的蒙古诸部进行直接统治。不过,在洪武年间,明廷并未能完全地控制住“兀良哈三卫”,因在“三卫”建立不久,其首领就再次背叛明朝,并重新投靠北元。

    “兀良哈三卫”真正被明廷长时间掌控却是在永乐年间的事情。事情还得从“皇太孙”朱允炆的“建文”四年(西元1402年)说起。因原属于“宁王”朱权的“兀良哈三卫”铁骑在“靖难之役”中为“燕王”朱棣立下了汗马功劳,朱棣便一改父亲朱元璋“洪武朝”用武力来对待“兀良哈三卫”的方式,变为安抚。

    待朱棣登基称帝后,不但将“大宁卫”水草丰美的牧地送给“兀良哈”,而且还大量册封封“兀良哈”三部的大、小首领为“都督佥事”、“都指挥同知”、“千百户”等官职,并“赐诰印冠带及白金、钞币、袭衣”给对方。

    明廷尽管很善待“兀良哈三卫”,但此“三卫”的首领们却个个都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且总喜欢“敲竹杠”。

    还在洪武时期,明廷在建立“兀良哈三卫”的第二年,他们就反叛了大明朝廷。而后,在永乐时期,虽然朱棣十分优待“兀良哈三卫”,但在永乐初年,“三卫”就数次侵犯明朝辽东的广宁等地,并在永乐八年(西元1410年),明朝第一次北征鞑靼时,明廷就再次发现了竟然有“兀良哈人”反叛大明并加入了鞑靼军中。

    “三卫”如此作为,当然是忍恼了朱棣。于是,在永乐九年(西元1411年),朱棣遣使谴责“三卫”首领并怒斥:“比者尔为本雅失里所胁,掠我边卒,又遣苦列儿给云马市,实行窥伺。狡诈如此,罪奚可容?”

    在永乐朝,因明朝军力强盛,而朱棣作为一雄主南征北战,让“兀良哈三卫”即使忍不住时不时反叛一下,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被迫效忠明朝的,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实力不如“鞑靼”强盛,但后者被明朝击溃。

    正因为有了“兀良哈三卫”的存在,才更有利于明廷掌控东北地区。如此一来,朱棣也未想过要彻底灭掉“朵颜三卫”。就在双方都各有所需之下,明廷与“三卫”之间在永乐朝乃至以后得以长期保持着臣属关系。

    明廷和“三卫”虽因利益关系得以长期保持着一种相对和平状态,而“三卫”也因依附大明朝廷,使其经济、军事得到了大幅度增长,但在不久后的“正统年间”,随着瓦剌一统蒙古,“三卫”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当时,瓦剌首领也先(额森)一直有着要再次入主中原恢复“元朝”的雄心壮志。而对于瓦剌部来说,它要想安心地与明廷争夺中原,就必须要先灭掉“兀良哈三卫”这个反复无常的隐藏的威胁才行。

    于是,随着瓦剌一统蒙古,“兀良哈三卫”就成了瓦剌瓦剌大军首先要攻灭的第一个障碍。明朝正统十二年(西元1447年),瓦剌部首领也先(额森)率部进攻兀良哈三卫,“泰宁”、“朵颜”二卫被迫投降,而“福余”卫则退回嫩江流域。到了嘉靖年间,残存的“兀良哈三卫”则被蒙古察哈尔部、科尔沁部吞并。

    自此,真正的“兀良哈三卫”或曰“朵颜三卫”不复存在,只有那些“鸠占鹊巢”者依旧冒用“朵颜三卫”的名义向明朝进贡草原特产以还回其所需的生活物资,但后来仍被新进崛起的“后金”强行吞并,也无可奈何。

    不过,随着“朵颜三卫”或曰“兀良哈蒙古”的大小贵族乃至底层牧民得知明朝在攻灭“后金”后准备扫荡辽东,便都纷纷在第一时间前来投靠,希望能为明朝效力以换取好处。当然了,明朝正好利用他们在大漠草原上散播消息,让之前与“后金”结盟的“科尔沁”部弃暗投明,否则强行攻打,全部杀光!这就是武力恫吓。

    当然了,也有不少蒙古部落以前并未与明朝发生过军事冲突的,便赶紧通过自称为“兀良哈”的蒙古人与明朝取得联系,愿意归顺明朝,并請求明朝同意其部落南迁到长城沿线放牧。对此,明朝持欢迎态度。

    当然了,也有一些与明朝有过不少历史恩怨的蒙古部落不信邪,决定联合起来与明朝干仗,比如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部落、“察哈尔部”和漠西蒙古”的瓦拉特部,甚至连漠北蒙古各部落也在默默坐山观虎斗。

    不过,当这些蒙古部落联盟的骑兵军团纷纷与明朝步兵军团在草原上不期而遇时,却并没有出现以往那种骑兵对步兵一边倒的大屠杀,反而是不计其数的蒙古骑兵在明朝步兵的枪林弹雨和火炮洗礼下崩溃。

    正如后人所言:“自从‘马克沁重机枪’出现后,游牧民族就变得更加能歌善舞了。”蒙古铁骑虽然横扫过欧亚大陆,攻无不克且战无不胜,但那毕竟是“冷兵器时代”的高峰期,如何能与此时空的明朝新军对抗?

    先不说“线膛炮”的射程与准确度让游牧骑兵的弓箭望尘莫及,光是“滑膛枪”配给率高得出奇的明朝步兵就能在游牧骑兵蜂拥而至前将其打成筛子,更何况还有更强的“线膛枪”、“迫击炮”和“鲁班铳”?故还没等到崇祯帝朱由检“御驾亲征”,光大规模配备了新式火器的“辽东军”和“九边军”,在“新军”协助下已所向披靡。

    就这样,一场血洗蒙古草原的大屠杀正在疯狂进行中。而朱由校及其三位师妹则开开心心吞噬着数百万蒙古人的亡魂,心满意足地炼化着数百万游牧民族的尸体,因为明军所到之处,凡是反抗者一律杀死!

    在此过程中,朱由校与师妹们还施展了各种手段来寻找草原地下的矿产甚至墓葬,打算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全部搜刮一空,毕竟自己最近给朝廷炼制各种“铳炮”、“炸药”等也消耗了不少资源,需要及时补充。

    …………………………………………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愿《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与感悟!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欢迎阅读我的书)